内容推荐 面对令人难以忍受的情绪痛苦,人们往往会采取回避和压抑的策略,麻痹自己,忽视自己的体验,或者通过各种方式掩盖真正的问题,但这样做的代价便是不能充分地享受生活,错过真正与他人联结及自我实现的机会。 作为当代新人本主义流派的重要发展分支,情绪聚焦疗法(EFT)强调,转化痛苦的前提是直面痛苦,只有先触及情绪体验,才可能用更健康的情绪替代适应不良的情绪,最终实现效果持久的改变。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深入了解: 情绪痛苦形成的根源和机制; 三类核心痛苦(孤独、羞耻和恐惧)及其对应的三类未满足的基本需求(联结、认可和安全感); 如何运用第二代EFT情绪转化模型,触及并识别核心痛苦情绪及相关的未满足的核心需求,最终通过慈悲和保护性愤怒转化不良情绪; 转化情绪痛苦的实用技巧和策略,以及如何处理治疗中可能遇到的典型困难等。 本书适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心理服务工作者以及所有对EFT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姚玉红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及麻省总医院(MGH)研究员(2014.7-2015.2),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暨家庭治疗学组上海区域组长,博士研究方向为家庭治疗,接受过结构班、系统式、策略式以及萨提亚模式系统的家庭治疗系统培训,曾赴美国布朗大学进修家庭治疗。长期接受孟馥和盛晓春老师的家庭治疗督导;先后多次担任中德家庭治疗班、策略家庭治疗班、萨提亚课程的专业翻译和助教。现为中德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 目录 第1章 导言 人类的痛苦:情绪痛苦 应对情绪痛苦 第一部分 理论概念 第2章 情绪痛苦 安全感vs.不安全感 爱与联结vs.孤独 认可vs.羞耻 情绪痛苦的特征 情绪痛苦的诱因 自我对待 预期性焦虑 回避 全面痛苦 核心痛苦 未满足的需求 情绪痛苦的根源 第3章 转化情绪痛苦 治疗中出现的最初痛苦 心理治疗中情绪痛苦的转化过程 触及核心情绪痛苦并阐明未满足的需求 应对未满足的需求:慈悲和保护性愤怒 情绪转化经验的影响 第二部分 实践应用 第4章 促进情绪转化的治疗关系 个人经历 理论观点 第5章 核心情绪痛苦的概念化 基于情绪转化模型的情绪聚焦个案概念化 个案示例 第6章 治疗策略:触及核心情绪痛苦 触及核心情绪痛苦 体验核心情绪痛苦并识别未满足的需求 第7章 治疗策略:转化核心情绪痛苦 在与重要他人的想象对话中转化情绪痛苦 安的案例 第8章 整体治疗策略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困难 治疗策略和治疗时长 与情绪失控的来访者合作 与情绪回避型来访者合作 人际关系困难 克服继发性愤怒 帮助来访者分化核心痛苦 产生自我关怀的困难 产生保护性愤怒的困难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很高兴为本书写序。情 绪聚焦疗法(emotion- focused therapy,EFT)基 于“我感觉,故我在”的概念 ,认为情绪的重要性并不 次于认知;相反,情绪为 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是我们生活的永恒伴侣, 支配着我们做了很多事情 。正如文森特·凡·高在给其 弟弟的信中所写:“不要忘 记,小小的情绪是我们生 命的主宰,我们在不知不 觉中就遵从了它们。” 情绪是一种适应性资源 和意义系统,而不是一种 需要通过宣泄来摆脱的东 西,或者需要被改变、被 削弱或通过理性被纠正的 东西。随着这种观点的出 现,对情绪在人际关系和 心理治疗中作用的理解使 心理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这种“新面貌”已经 为心理治疗研究设定了一 个新的日程――确定如何 才能促进情绪的最佳转化 ,并将情绪作为独立的变 量来对待,而不是作为认 知的次要因素。临床专业 工作者目前面临的关键问 题是如何更好地促进人们 对情绪的了解和认识,以 及如何帮助人们转化难以 适应的情绪。本书有助于 理解如何促进这种情绪转 化。 正如本书所展示的那样 ,针对情绪的工作存在着 二元性。这是因为原发性 情绪既是信息的载体,又 是快乐和痛苦的源泉。情 绪经常以一种直接的、个 体特有的方式为我们提供 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息, 它们是即时的、亲密的、 有个人意义的。我们需要 关注这些情绪,需要用语 言表达它们,以便让它们 更加清晰,从而促进我们 对自我的理解。但当过去 的伤害或忽视导致情绪变 得太痛苦而让人难以承受 时,它们就会失去赋予意 义的功能,成为淹没一切 的、破坏性的体验。这些 感受带来的强烈痛苦可能 成为威胁的根源,它们会 产生让人难以忍受的体验 ,并可能对个体心理上的 存在感构成威胁。在这种 情况下,个体就需要对它 们进行转化或调节,以保 持自我的一致性(self- coherence)。 基于情绪的首要性和接 纳情绪的重要性这两条原 则,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 展后,EFT开始强调情绪转 化的重要性,提出改变情 绪的最佳方式是使用另一 种情绪予以平衡 (Greenberg,2002-2010 )。拉迪斯拉夫?提姆拉克 作为第二代情绪聚焦领域 的治疗专家、理论家、培 训师和研究者,拥有绝佳 的身份来拓展和发展这种 方法,就像他在本书中所 做的那样。本书对理解心 理治疗中情绪转化的过程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书将促进EFT的实践 应用,并将为已经在世界 各地进行的相关培训增加 更多内容。除了拉迪斯拉 夫在爱尔兰推动的培训计 划(在该项目中相关理念 得以实施)外,现在在欧 洲、亚洲和北美洲还有许 多培训项目。在这些培训 项目中,人们了解到情绪 痛苦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 是由认知或行为上的困难 引起的,而是源自灵魂深 处隐性的痛苦。人们认识 到,需要通过直面本想要 回避的痛苦来改变它,并 创造新的意义来改变自我 叙事,从而最终获益。 通过本书,拉迪斯拉夫· 提姆拉克展现出他对治疗 性改变过程的洞察力,展 示了人们是如何转化情绪 痛苦的,做出了独创性的 贡献。 莱斯利·格林伯格 (Leslie Greenberg) 于多伦多 2014.9 导语 转化痛苦的前提是直面痛苦,“只有先抵达痛处,才能从痛处离开”; 第二代EFT专家提姆拉克详解情绪转化模型,为治疗师/咨询师提供清晰的工作流程地图,让EFT个案概念化更易理解和应用; 丰富的案例对话及EFT转化情绪痛苦的实用技术和策略; 姚玉红领衔翻译,格林伯格、孟馥、陈玉英、陈海贤、徐钧联袂推荐。 后记 本书提供了一个关于 EFT的特殊视角,来与呈现 出抑郁、焦虑和创伤体验 的来访者一起工作。这种 视角通过情绪转化的镜头 来观察治疗过程,这一观 点最初在帕斯夸尔一里昂 和格林伯格的作品中呈现 (Pascual-Leone & Greenberg,2007; Pascual-Leone.2009), 后来在我与都柏林圣三一 学院学生合作进行的研究 项目中得到了发展。 然而,为了充分理解以 情绪为中心的、关于人类 痛苦的不同理论及其在临 床工作治疗中的差别,我 鼓励读者去阅读数量众多 且不断增加的EFT领域的杰 出论著。例如,读者可以 在格林伯格等人的经典著 作《促进情绪变化》 (Greenberg et a1,1993 )中找到非常有用的EFT理 论大纲和初步概念,这本 书提供了EFT理论及其临床 应用的概述(特别是体验 性任务)。格林伯格和派 维奥(Paivio)的经典著作 《心理治疗中的情绪工作 》(Working with Emotions in Psychotherapy, Greenberg & Paivio, 1997)对前一本书进行了 很好的补充,解释了如何 针对不同情绪开展不同的 工作。艾略特(Elliott)等 人所著的《学习情绪聚焦 疗法》(Elliott et a1, 2004)以一种深入浅出的 方式详细阐述了各种体验 任务的使用。在格林伯格 所著的《情绪聚焦疗法》 (Emotion-Focused Therapy,Greenberg, 2011)中也可以找到对 EFT的简洁总结。同时,无 论理论取向如何,治疗师 在格林伯格所著的《情绪 聚焦疗法:指导来访者解 决他们的情绪问题》 (Emotion—Focused Therapy:Coaching Clients to Work Through Their Feelings, Greenberg,2002)一书 中都可以找到号隋绪相关 的指导。 EFT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适用于解决一些特定的 困难。这些发展在几本涵 盖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 验的手册中都有所体现, 如格林伯格和沃森 (Watson)所著的《抑郁 的情绪聚焦疗法》 (Emotion-Focused Therapy for Depression, Greenberg & Watson, 2006),派维奥和帕斯夸 尔一里昂所著的《复杂创 伤的情绪聚焦疗法》 (Emotion-Foc-used Therapy for,Complex Trauma,Paivio & Pascual-Leone,2010)。 沃森等人(Watsonet a1, 2007)的书借鉴了大量的 案例研究,比较了EFT治疗 抑郁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也有很多书涉及针对伴侣 治疗的EFT疗法 (Greenberg & Johnson, 1988;Greenberg & Goldman,2008; Johnson,2004)。 我希望本书能对EFT领 域做出贡献,可以进一步 促进这种治疗方法的持续 发展。我也希望它能激发 专业读者对EFT的兴趣,它 是一种关系疗法,以一种 直接的、尊重的、关心的 和赋能的方式治疗来访者 的痛苦。最后,我希望它 能丰富专业读者与来访者 合作的方式,使他们能够 与来访者一起挖掘人类弱 点中隐藏的潜力,潜在的 联结、关心和爱,还有公 平、自由和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需要直面心灵深处 的痛苦,用情绪转化情绪 ,用创造新的意义来改变 叙事,才能获得情感 回应的能力,发展出相 互滋养的亲密关系。本书 让更多的助人者及陷入心 理痛苦的求助者,有机会 系统性地了解在治疗性改 变的过程中,情绪是如何 被转化的。 ——孟馥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 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 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EFT开始强调情绪转化的重 要性,提出改变情绪的最 佳方式是使用另一种情绪 予以平衡。拉迪斯拉夫- 提姆拉克作为第二代情绪 聚焦领域的治疗专家、理 论家、培训师和研究者, 在《治愈情绪痛苦》这本 书中展现出他对治疗性改 变过程的洞察力,对理解 心理治疗中情绪转化的过 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莱斯利·格林伯格( LesIie Greenberg)博士 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学 系杰出荣誉教授 EFT创始人 提姆拉克是第二代EFT 培训师,研究者中的佼佼 者。他的《治愈情绪痛苦 》这本书为EFT群体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提供一张 可供EFT治疗师循图索骥的 流程地图,让EFT个案概念 化更易理解。 ——陈玉英 中国首位国际EFT学会 认证EFT治疗师、督导师和 培训师,EFT国际认证中国 区负责人 《探索情绪痛苦:以 EFT为基础的整合心理疗法 》作者 《治愈情绪痛苦》这本 讲EFT的书,讲的其实是如 何去理解一个人。只有接 触来访者的情绪,才能理 解来访者的痛苦。只有痛 苦被理解,改变才可能发 生。这本书能帮你理解深 埋在内心、未被语言整理 的情感。通过对这些情感 的理解,创造来访者与咨 询师“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我感觉到你感觉到了我 的感觉”的相遇时刻。 ——陈海贤 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 咨询师 《治愈情绪痛苦》这本 书提供了一种转化痛苦的 新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 这与以往用战胜、克服的 方法来应对痛苦相比是很 不同的视角。同时本书也 清晰地提供了当代情绪研 究理论的洞见,这也可以 加深心理治疗师对情绪的 深入理解,为自己的临床 实践带来帮助。 ——徐钧 国际聚焦学会协调员、 训练师 精彩页 情绪痛苦也会伴随令人不适的生理性表现,会产生有形的身体痛苦。情绪痛苦会让肌肉紧张,影响我们的呼吸、消化、思维(可能是思维狭隘或反刍)、睡眠、疲劳程度、食欲并导致生理疼痛(可能与肌肉紧张相关)。情绪痛苦也会表现在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变化上,这些变化最初会激活并警醒机体,但长期来看,对我们的整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如皮质醇水平升高(Dickerson,2011)。在其更极端的形式中,情绪痛苦可能表现为强烈的情绪失调(Bradleyeta1,2011)。 然而,情绪痛苦和生理痛苦也有一些显著的不同之处。例如,对于情绪痛苦的记忆比对于生理痛苦的记忆更令人不安,对情绪痛苦的预期更容易被提前体验(Chen &Williams,2011)如果我们经历过羞辱,那么对它的回忆会让我们畏缩。同样,如果我要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演讲,那我会紧张和焦虑,因为预感自己会被拒绝,害怕丢脸。我的身体会让我感到这种焦虑,我能够想象出在面对批评或嘲笑时的羞耻体验。 医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等科学学科往往不直接谈论情绪痛苦。当试图捕捉心理痛苦时,这些学科侧重于描述常见的症状,如焦虑、回避行为、消极思维、失眠、易怒、肌肉紧张、对未来的负面看法、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这些学科根据症状群对人进行分类,并把某些症状出现而另一些症状没有出现作为某个诊断的基础。同时,这其中的许多症状,诸如抑郁和焦虑不安(以上学科仅仅关注可能会加重或恶化这些痛苦感受的潜在诱因)等常常继发于某些原发情绪(Greenberg,2002),这些原发情绪可能以不易察觉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来,如孤独、丧失感、羞耻、被评判的感觉(Dickerson,2011:Greenberg & Watson,2006;MacDonald,Borsook & Spielman,2011)和令人沮丧的创伤、害怕、恐惧(Ford,2009)。 主流的诊断分类系统,如DSM(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很少考虑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对这些症状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应激源可能与个体当前的生活状况相关,也可能曾经参与形成某些特定症状。这些诊断分类系统极少在考虑个体生活状况、生活史、生物和发展倾向的前提下来理解其当下的症状;相反,DSM。5侧重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个体的心理表现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以及这些表现是否会对日常生活功能造成不利影响。DSM这类分类系统并不关注痛苦与个体的整体自我感觉(如疲劳、应激、躯体痛苦的表达和忍耐等相关的生理水平指征)之间的关系、个体在社会中的自我意识及其在家庭或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意识。主流的诊断分类系统并没有在考虑个体的人生计划、生活史及个体的需求和愿望的背景下理解其心理痛苦。 然而,要充分了解人类的痛苦,我们需要懂得人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什么。除了心理学,来自哲学、科学和神学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为何奋斗的问题也因此变得形而上了,人们为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塑造和形成往往受到个人信念、世界观、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等研究者的偏好的影响。因此,这些概念在各个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都存在诸多分歧,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结论。大多数概念都以理论家的信念为基础设定了先验条件。 每一位治疗师都是一位理论家,他们试图理解人们在遭受痛苦以及经历心理和情绪痛苦时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治疗师工作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要考虑人们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而奋斗,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显示出人们努力奋斗的方向。 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