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精神的婚恋(精)/张祥龙文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比)J.V.吕斯布鲁克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基督教神秘体验论传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吕斯布鲁克(1293—1381)的重要著作。作者基于本人的神秘体验,以灵性的、隐喻式的,而非理论思考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了其神秘的灵修之路,描述了神人之爱的神秘体验历程,也就是灵魂如何在敬虔的朝圣途中遇见上主,并最终在沉思中栖息于上主中,甚至通过神而成为神。“婚恋”是指人性(新娘)如何通过对基督(新郎)的炽热追求,而脱开自身的堕落和局限,重新与热爱于人的神相遇、相融,达到如神一般的精神境界。这一历程经过了三种追求神爱的生活:行动的生活、内在的激昂的和渴望的生活、沉思的生活。并通过《马太福音》的一句引文(“看,新郎来了,出去,迎接他”)而将每种生活再分为四部分。由此层层递进、盘旋上升。所以此书形式上的特点就是很有内在的结构,如中世纪的大教堂或城堡,又像巴赫的音乐。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行动着的生活 第一部分 “看哪” 甲、看到物质对象的三个必要条件 乙、看到精神实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先行给予的恩惠 神与我们自身的合作 第二部分 “新郎来了” 甲、我主的第一种来临——在道成肉身中 基督的谦卑 基督的博爱 基督对苦难的耐心忍受 乙、我主的第二种来临——带有新恩惠的日常出现 这第二种来临的另外一种形式 丙、我主在最后审判之时的第三种来临 五种要被审判的人 第三部分 “出去” 甲、谦卑——众德行之基、之母 服从 放弃自己的意愿 耐心 温顺 仁慈 同情 慷慨 热情 节制和清醒 纯洁 乙、正义是实践德行的一件武器 丙、灵魂是博爱王冠下的王国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甲、第一种方式:在所有关乎我们拯救之事的意向中朝向神 乙、第二种方式:不要专注于任何与神同等的其他目标 丙、第三种方式:安止于那超出所有被造者的神 丁、从行动着的生活向内在的生活转移 第二篇 内在的生活 第一部分 “看哪” 甲、看的三个必要条件 乙、在我们内部的自然的和超自然的三重统一 自然拥有的三重统一 在行动着的生活中,对这些统一的超自然拥有 为了在内在生活中超自然地拥有这些统一而做的准备 丙、在最高统一中出现的启明 丁、得到这种启明的必要条件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新郎来了,出去” 甲、第一种来临,进入心灵,以四种不同的样式出现 第一种样式:可感觉到的热情和安慰 第二种样式:安慰的非凡丰富性 第三种样式:被有力地吸引向神 第四种样式:被抛弃状态 乙、第二种来临,进入更高的能力,类比于涌出三股水流之源泉 第一道水流,它使记忆统一 第二道水流,它照亮了理解力 第三道水流,它点燃爱中的意愿 丙、第三种来临,进入精神的统一,比喻为造就一眼源泉的那道水脉 神与我们精神的关系 一个人如何为这第三种来临做好准备 这第三种来临的本性 我们对于此来临及其效果的反应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甲、对于迎接神的种种方式的引导式评论 与神的无中介的自然结合 通过中介来迎接神 神的恩惠的绝对必要及我们对它的反应 神与我们在统一和相象中的相遇 乙、通过中介迎接神 在每个善行中,凭借纯粹的意向 通过中介来迎接神的等级,按照圣灵的七个赠品 丙、无中介地迎接神,在三种不同的样式里 第一种样式:虚空 第二种样式:主动的欲望 第三种样式:按照正义既安止又工作 对这三种样式的偏离 对于这些错误的综合和拒绝 丁、基督和圣者们是我们内在生活中的榜样 第三篇 沉思的生活 第一部分 “看哪” 第二部分 “新郎来了” 第三部分 “出去” 甲、我们在神中的永恒存在,处于我们在时间中的被创造之前 乙、在此沉思生活中得到我们永恒的意象 第四部分 “去迎接他” 术语索引 人名索 附录一 吕斯布鲁克及其《精神的婚恋》中的“迎接”的含义 附录二 吕斯布鲁克神秘体验论中的时间意识 序言 约翰·凡·吕斯布鲁克 (Jan van Ruusbroec, 1293—1381)是基督教神 秘体验论传统中最重要的 代表之一,他的主要著作 就是《精神的婚恋》,早 已经被移译为多种文字, 而眼下这本书是它的首个 中文译本。 由于读书界对于基督 教神秘体验论及神秘现象 的思想意义可能还不很了 解,所以下面就从简述这 些背景出发,进而介绍形 成吕斯布鲁克思想气质的 时代因素,乃至他这本书 的基本内容、结构、特色 。还要提及这种基督教的 神秘体验论与中国古代儒 家、道家中的神秘体验维 度的关系,以及我翻译此 书的某种特别的考虑。 最后,要对这个翻译 的特点做些必要的交待。 一、神秘体验论(神秘 主义)和基督教 什么是神秘体验论或 神秘主义(mysticism)呢? 最简单的回答是:它是对 于那些不可把捉而又很吸 引人的经验的直接体验和 思考。什么是“不可把捉” 呢?就是:这种经验不可 被我们的感官和知性当作 某种明确的对象来把握。 比如你生动地体验到一段 音乐的动人,但又无法用 现成的感性和理智的手段 来说清它。至于“很吸引 人”,是说这种经验能唤 起当事人的强烈的好奇、 情绪或内在价值感,好像 触到了某个意义的源泉, 让人的感受为之一新。而 将这种体验以哪怕是很不 充分的方式表达出来,与 他人分享,并思考它们的 含义,就是神秘体验论的 另一层含义了。 威廉·詹姆士在他的名 著《宗教经验之种种—— 人性之研究》(1902年)中 ,对于神秘体验论或神秘 主义做了重要的开创性研 究。他认为这种体验有四 个标记,即不可直接言说 、明察、暂现和被动。不 可言性和暂现(不可长久 持续)性比较好理解。而 明察性(noetic quality)是 说:尽管这种经验是神秘 而富有感情的,但它又像 是一种内在的知识,让人 由此而从理性上坚信某种 平常看不见的权威性存在 。说到被动性,是指此经 验往往要在当事人的主动 追求穷尽时才来临。当事 人可以为它的来临做准备 ,但它来不来,不仅完全 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而且正是在这意愿被放弃 的空档处,才有可能引发 之,所以可以大致类比为 王国维讲的做大事业三境 界的最后一个。 如果这么看待神秘体 验及其思想,那么自有人 类以来,就有它了。世界 各大文明的宗教、文学、 艺术,乃至哲学和科学的 开创性经验中,也往往少 不了它。而基督教,因其 经文和实践中本来就有明 显的“不可把捉”的维度, 所以总有神秘体验论的重 要地位。但是,基督教的 神秘体验有一个特别突出 的特点,即强调爱,所以 它是一种爱的神秘体验论 。按照研究者们的看法, 不仅《旧约》、《新约》 (比如《约翰福音》)中有 丰沛的神秘体验论的土壤 ,而且这神秘体验论还从 柏拉图、菲洛、普洛提诺 等希腊传统中汲取了养分 。而在基督教内部,奥立 金、尼萨的格里高利、奥 古斯丁、亚略巴古提的狄 奥尼修斯等为中世纪晚期 的神秘体验论潮流准备了 学说上的资源。 …… 在翻译此书过程中, 上面提到的吉多·德·巴赫 教授给予我以最多的帮助 。他精通多种语言,对于 吕斯布鲁克的著作可说是 了如指掌,我每次向他提 出问题,都在很短时间内 得到他的准确、详实的回 答。而且,我提的问题越 多,他就越是兴奋,这种 思想和精神上的真实热情 也不时地感染了我。在我 访问安特卫普大学期间, 他对我和内人的关怀可谓 无微不至,让我直接体会 到了吕氏书中讲到的那些 德行的活力。我对他的感 激之情是无以言表的。 其次,我还要感谢比 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钟鸣 旦教授,他读了此译稿的 第一部分,并提出了有分 量的建议。另外,感谢吕 斯布鲁克研究中心和鲁汶 大学的罗伯·法森教授, 和安特卫普大学的UCSIA 基金会及吕斯布鲁克研究 中心,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使得这次赴该中心的翻译 活动可能。 在鲁汶大学获得博士 学位、现在南开大学任教 的陈建洪教授,一直期待 我能翻译此书,对于我也 是个激励。 最后,还要感谢本书 译者所在的北大哲学系和 外国哲学研究所,它们为 我提供了宽松良好的工作 环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