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谜一样的青年》集结了星新一42篇作品,包含《炎夏之客》《金色大头针》《冻结的时间》《谜一样的青年》等。这些短篇题材新颖、想象新奇、结尾出乎意料;同时立意深刻,读罢让人不禁反思。 炎夏的正午,东京某个精神科诊所有人敲门,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对大夫说自己杀了一头猪…… 酒店里,一个老婆婆敲响了隔壁的房门,她自称手头紧,想把一个有魔力的金色大头针卖掉…… 蒙特因为一起事故成了半机器人,一直躲在幽暗的地下室里看电视消磨时光。一天,电视出了故障,他迫不得已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城市的一隅,除了住宅就是道路,孩子们没有玩耍的地方。一个神秘的青年出现了,买下土地为孩子们建造了漂亮的公园…… 作者简介 星新一(1926-1997),日本科幻小说巨匠,与小松左京、筒井康隆合称为日本科幻小说的“御三家”。 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1957年参与创办了日本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宇宙尘》。为日本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生发表作品1001篇,部分被纳入日本语文教科书。短篇《喂——出来》《保修》被收入中国语文教科书。多篇作品被用作课外阅读理解的范文。 1961年,《雨》《弱点》《饭前的授课》《诚信的产品》《诱拐》等多篇作品入围直木奖。1968年,《妄想银行》获得第2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人造美人》《梦魔的标靶》均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13年日本经济新闻社设立“星新一文学奖”,旨在发掘全日本优秀微型科幻小说。 目录 谜一样的青年 炎夏之客 现代人生 计策与结果 梦中的巨款 陌生女人 生财之道 华丽的房间 职务 柔软的手 唯一的证人 和解之神 金色大头针 感人的场面 人偶 夜半敲门声 名判 讨债 灾祸 魔神 救世主 克制之心 纪念品 鬼 冻结的时间 恋爱世界 老旅店 塔 好时代 绝密的房间 归乡的手续 奇怪的职员 羽衣 暑热 职业杀手 弄脏了的书 猫与鼠 包围 月光 镜子 人类之爱 空白的记忆 译后记 序言 “意中生羽翼,笔下起风 云” ——日本科幻小说三巨 匠之一星新一 丁丁虫(科幻文学阅读 推广人) 星新一,本名星亲一, 他还有个弟弟名叫星协一 。两个人的名字都来自他 们的父亲星一创办的制药 公司“星制药”的一句口号: 亲切第一,协力一致。 星新一的父亲星一,在 日本近代史上也是有一定 知名度的人物。星一早年 留学美国,与日本著名医 学家野口英世结为一生挚 友。回国之后,星一创办 了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925年,星一同小金井精 成婚。小金井精的父亲小 金井良精是东京帝国大学 (东京大学的前身)最早 的十名医学博士之一,母 亲喜美子则是著名作家森 鸥外的妹妹,和森鸥外一 同创办了日本最早的文艺 评论杂志《栅草纸》。因 此,小金井一家固然可以 说是医学世家,但其文学 传统也不容忽视。只不过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星新 一会把这一文学传统继承 下去。 根据星新一的回忆,星 一曾在星制药商业学校的 开学仪式上说过“改良发明 永无止境,要向着它们不 懈努力”。仿佛是为了身体 力行这一号召,星一有过 无数奇思妙想,譬如“味噌 类似食品制造法”“从蚕蛹中 提取营养物质法”“日本酒浓 缩法”等。实际上,早在 1918年,星一就曾写过一 篇科幻小说《三十年后》 。照星新一的说法,他的 故事点子很大程度上受了 父亲的启发。 星一本人于1951年访问 洛杉矶时骤然病故,时年 78岁,身为家族嫡长子的 星新一(那时年仅25岁) 被迫接过星制药的领导重 任。由于时局变换,星制 药此时已经背负上巨额债 务,而星新一缺乏其父的 经营才能,当时的状况真 可以用“内外交困”四个字来 形容。经历一番挣扎后, 翌年星新一终于召开了记 者招待会,宣布放弃星制 药的经营权,将之转移给 以企业重建闻名的大谷米 太郎,并将自己的名字从“ 亲一”改为“新一”,寓意自 己的新生。 星新一小时候就爱看书 ,最喜欢的书是江户川乱 步的《少年侦探团》。少 年时代的星新一,从未想 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作 家。上中学时,他的作文 并没有受到过很高的评价 。促使星新一走上作家之 路的,大概是这样几个契 机。 第一,与芥川龙之介奖 候补作家原诚的相识。原 诚的作品是1955年芥川奖 最终考评的五部入围作之 一。虽然当年的芥川奖最 终为石原慎太郎所获得, 但与原诚相识的经历令星 新一想起自己是森鸥外妹 妹的外孙这一身份,从而 认识到写作也是自己人生 的选择之一。 第二,星新一发表在科 幻同人志《宇宙尘》上的 《高潮诱发器》大受好评 。柴野拓美创办的《宇宙 尘》虽然是科幻爱好者具 有玩票性质的杂志,却是 当时日本发表科幻作品最 重要的平台,或者更准确 地说,在当时没有任何一 家商业杂志接受科幻小说 的情况下,《宇宙尘》就 是科幻小说唯一的发表平 台。星新一在《宇宙尘》 上发表的《高潮诱发器》 ,经过日本另一位科幻风 云人物矢野彻的介绍,被 转载于商业推理杂志《宝 石》,并得到其主编、在 日本文坛成名已久的江户 川乱步的大力推荐。据说 ,当年矢野彻看到这篇小 说的时候,激动不已地向 江户川乱步报告:天才出 现了! 星新一在1983年完成了 创作1001篇小说的计划, 之后由于健康原因,执笔 活动急剧减少。星新一在 晚年还把这1001篇小说中 已经过时的表现手法进行 改造,使它们不落后于时 代。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 事物是永恒的,但我希望 尽我所能,延长我作品的 寿命”。 1993年,星新一宣布停 笔。停笔之后,他本以为 自己终于可以不用沉浸在 创作的痛苦中,可以好好 休息、安享晚年了,但是 长期积累的压力和劳累, 使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1994年,他因口腔癌入 院手术,最终于1997年因 肺炎病逝于东京,享年71 岁。 追悼会上,筒井康隆所 写的悼词对星新一的成就 做出了高度评价,此处摘 抄如下: 星先生的作品固然被许 多低年级教科书收录,但 绝不可仅仅将之视为给孩 子梦想的人物。他是每个 人在青少年时代的英雄, 是足以同手冢治虫、藤子 不二雄匹敌,时而超越他 们的人物。在遗忘了传统 故事的年代里,星先生以 一已之力创造出无数足以 取代传统的现代故事。他 书写的故事,也在促使人 们形成更为高尚的自我。 尽管文学界认为星先生的 故事缺乏文学价值而不予 评价,文学全集也不曾收 录星先生的文章,但我认 为,这就像是伊索、安徒 生、格林兄弟不曾获得诺 贝尔奖一样。 导语 在电影中,电话铃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打破既有空间的局限,将内外联通起来,使剧情有突破性的发展。而敲门声与电话铃常常有相似的作用,它从外向内打破原先的平静,成为故事的巧妙开端,定下悬疑的基调。 本选集中的很多篇都由“有人敲门”开头,埋下伏笔,吊足胃口,而接下来的发展又各不相同,仿佛夜空中由一个中心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的美丽礼花,是星新一惊人创作力的完美体现。 本书在极短的篇幅里写透人性。 后记 2022年是全世界新冠病 毒发生的第三年,即使现 在为星新一小说的译书写 一个简单的后记,疫情依 然非常严重,尤其是在日 本,居家疗养的感染者已 经突破了100万人。目前, 这条新闻似乎失去了以往 的冲击力,这也许是因为 日本公众早已具备了躺平 的心理。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 与此相反的感受最先来自 星新一的小说。他的短篇 小说集《一小撮人的未来 》里有一篇叫《流行病》 ,其中是这么写的:“今年 夏天流行脑炎,万一感染 上了,死亡率不低。大家 一定要吃预防药呀。这么 一来,就完全不用了担心 了……电视播音员说:‘为了 慎重起见,请大家注意, 今年脑炎的病毒跟去年不 是一个类型,去年的药吃 了也没用……’报纸上到处都 是制药公司的广告,谁都 说自己的脑炎预防药最好 。” 上述这一段文字发表于 1968年,如果把其中的“脑 炎”换成现在的“新冠病毒” ,与其说没有任何违和感 ,还不如说,这干脆就是 对时隔50多年后的今天的 精准预测。 无疑,这就是星新一作 为科幻小说家的力量。一 位生前留下了1000多篇作 品的日本作家,如今继续 受人瞩目,作品还能不断 给人启发与警示,实在是 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星新一的日文原著现在 有50多本文库本,销售量 超过100万册的就有18本, 在日本各大书店都是不可 缺少的常销书。今年,新 潮社还特意制作了限定版 的文库本封面,用单色提 示了2022年最值得阅读的 日本作家的小说,除了夏 目漱石的《心》、太宰治 的《人间失格》、宫泽贤 治的《银河铁道之夜》等 家喻户晓的作品,还有星 新一的《妖精配给公司》 。实际上,这一出版策划 也是对星新一小说在日本 文坛中所处地位的高调颂 扬。因为在日本,星新一 的小说一直没能成为文艺 评论的对象,除了2021年 出版的浅羽通明的《星新 一的思想》一书,目前还 没有第二本评论专著。有 关星新一的生平,也只有 最相叶月写的《星新一》 这一本专著。 星新一之所以遭遇日本 文学评论界的冷遇,主要 是因为他的文体与超短篇 小说的构想更适合少男少 女阅读,而与一般意义上 的文学尚有距离。即便多 次被收录于中学教科书内 ,其内容还是更偏重通俗 性与可读性,甚至在翻译 成不同文字的时候,其中 不少都用在了日语学习的 初级课本上。 不过,自从日本进入平 成年之后,随着高科技的 发展,AI与智能设备成为 媒体的热门话题。于是, 星新一的小说受到业内的 高度关注,甚至出现了用 AI写作与星新一的故事构 想一争高低的尝试,颇具 科幻感。到了二十一世纪 ,星新一小说中所预言的 情节不断在现实中兑现, 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其中包括1968年发表的小 说《免费电话机》里的随 机广告闯入人与人的会话 ,还有1970年发表的小说 《声网》里大数据如何掌 握人的消费心理以及检索 信息的确立等等,各种预 测与描写无一不是当代社 会的真实反映。另外,还 有一篇叫《指纹的方程式 》,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现 在的社交网络以及点对点 的销售模式,可见星新一 的先见之明与胆识。 现在回想起来,我起初 阅读星新一的小说完全是 因为日语学习的需要,故 事短,情节曲折。同时, 它还朗朗上口,这一点也 许容易被人忽略。所以, 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与他 的小说所产生的共鸣几乎 是来自声音本身,就像阅 读一本小说时,声音比文 字更快进入脑袋,读后感 就变得立体起来。换句话 说,我对星新一小说的阅 读是从文学之外起步的, 先从原著的语言入手,一 个字一个字地识别,哪怕 是一个细小的音节也不放 过,由他编织出来的每个 故事中的字符就像被赋予 了生命一样,直接向我袭 来,让我在享受语言沟通 所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 切身体会到了文学的深邃 与宏大。 星新一的文学不单单局 限于上述字符以及相关的 意义,而且作为一个被大 众所喜爱的小说家,他在 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位站立 着的大写的人。在当今越 来越混沌的世界中,无论 是他在当年所发挥出来的 惊人想象力,还是笔下那 些透明到一眼就能看见水 底的描写,都能让我们脑 洞大开,值得进一步回味 。 书评(媒体评论) 星新一的小说锐利、机 智、多姿、悲悯,题材多 样,构思奇特。 ——作家 韩松 荒诞、滑稽、天马行空 ……在极短的篇幅里充分深 入剖析人性、批判现实, 又有隽永的余味,只有星 新一才能做到。 ——作家 止庵 超凡的脑洞、辛辣的讽 刺、悲悯的情怀,星新一 的每一篇珠玉之作都是一 个出人意料的大宇宙,映 射出人类的内心。 ——《科幻世界》副总 编 姚海军 精彩页 这里是城市的一隅,盖满了住宅,住宅以外就是道路,汽车川流不息。这一带没有给孩子们游玩的场所,他们只能在采光很差又狭小的室内默默地看电视。 一天,一个青年出现了。他打扮朴素,看上去认真稳重。他通过沿街的窗户问里面的孩子 :“这一带没有你们可以玩的地方吗?” “嗯,没有。捉鬼啦,摸瞎子啦,跳绳啦,我们都没玩过。” “太可怜了,应该建一个小公园。” “大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可他们去和市政府交涉后说不行,因为地价太贵了,他们出不起这笔钱。”孩子们似乎都放弃了。 青年说 :“好,那我来建吧。” “真的吗?那大家该有多高兴啊。这种好事只有电视上才有吧。” “不,我是认真的。” 他没说谎。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钱,把土地买了下来,铲平地面,种上绿树,搭好秋千,挖好沙坑,就连安全设施也配备齐全。然后,他把孩子们集合起来 :“从现在起,这里就是你 们的领地。什么时候都可以来玩。” “哇!好开心啊!”孩子们欢呼雀跃,在阳光下满足地蹦跳转圈。一起跟过来的大人们也对青年表示感谢。 “你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太感谢了。请问尊姓大名?我们用你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公园吧,这样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然而,青年没有一丁点得意的样子。他摆摆手,低调地说 :“我叫什么无所谓,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只要大家高兴就好。请把这件事忘了吧。” 有人想给青年拍张照,但他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不见了。大家议论纷纷,称他是创造奇迹的魔法师。 后来,这个青年又出现在了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身边。 老人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年轻时存下了不少钱,但飞涨的物价让他的钱所剩无几。现在他上了岁数,勉强能糊口,但身体已经变得很虚弱了。 “真想趁活着的时候悠闲地出门旅行啊,哪怕一次也好。可这是个无法实现的愿望。”老人总是悲伤地说。 青年出现了,对老人说:“这一沓是旅行券,这一沓是已经付清的旅馆费用的收据,这一沓是您的零花钱,祝您旅途愉快。” 老人难以置信。 “你看起来不像是在开玩笑,谢谢你。但我不认识你,没有理由接受这样的礼物。” “虽然您这么说,但现在行程已经无法取消了,不去也是浪费。您努力工作了一辈子,有权享受这次旅行。”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是吗?那我就接受你的好意了。啊,像做梦一样。这样我就可以没有遗憾地死去了。你简直就是现代的耶稣基督。” “您过奖了。我只是一个凡人,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祝您旅途愉快。”青年没有给老人更多感谢的机会,悄悄地离开了。 青年还在很多地方出现过。 有个人死于车祸,因为肇事者逃逸了,遗属想起诉对方,获得赔偿,却找不到人,一家人的生活很艰苦。青年出现在遗属家里,给了他们一笔钱。 此外,青年还在珍贵艺术品流失海外之前及时把它买了下来,捐给博物馆,然后默默离开了。他出钱修理了即将毁坏的遗迹。他把钱悄悄捐给了因缺少资金而面临倒闭的幼儿园和社会救济机构……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接受过这个青年帮助的人都心存感激,同时大家都很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是富豪的孩子吗?还是……大家猜不出来。他从不为自己花钱,只为社会无私奉献。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但也太有钱了。 青年的善举当然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不久,结束的时刻到来了。最早发觉的人是青年的上司——税务局局长。他把青年叫来问话。 “我相信你是个认真稳重的人,才让你担任财务的要职。可你却背叛了我,挪用了这么大一笔公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到底把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其实……”青年如实回答了。 局长惊得提高了声音 :“岂有此理!税金是善良的国民因为信赖政府而缴纳上来的钱。你竟然没经过议会和政府批准,随便把钱花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 “不行吗?” “当然不行!你脑子出毛病了吧?” “您说我脑子出毛病了,难道其他议员和公务员脑子就正常吗?” 局长没工夫理他,这件丑闻必须妥当处理。青年的身份不能曝光,因此,他被作为精神病患者送进了医院。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