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佛陀行化事迹的勾勒中,尽可能地对佛陀的言教进行简要的概括,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佛法真实义。
《释迦牟尼佛简略年谱》包含“简略年谱”“供养舍利”“分集三藏”三部分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释迦牟尼佛简略年谱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荣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在对佛陀行化事迹的勾勒中,尽可能地对佛陀的言教进行简要的概括,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佛法真实义。 《释迦牟尼佛简略年谱》包含“简略年谱”“供养舍利”“分集三藏”三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刘荣,字践德,号西乡子,1972年9月出生,祖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95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管理系,现就职于北京某农业企业集团。喜传统文化,尤好佛学。 目录 自序 简略年谱 供养舍利 分集三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佛教简略大事年谱 附录二 本书引用佛陀传记书籍简介 后记 序言 我小时,记得家里只 有旧版的《三国演义》和 前后缺页而当时不知其名 的《烈火金刚》两本书, 那时虽不大懂得书中意, 但就是翻来覆去看,非常 享受!逐渐长大,有条件 读到和买到更多的书,但 买的多,读的少,精读就 更少,满架子的书,十几 年不动者多矣!除了工作 ,平时翻阅的,无非依旧 是《三国演义》《四书集 注》《左传》等几本古书 而已。大概兴之所至,非 人力所强吧!八九年前, 受朋友启发,开始接触佛 学,逐渐的,也读、也买 来各类佛学书籍已近百本 ,但对其中大多数只是浅 尝辄止,没有深入进去, 当然对佛学的真实义只是 管窥蠡测,始终不得其要 领,与信解行证是不啻天 渊,故惭愧得很!近四五 年来,在仍旧散漫阅读佛 学书籍的过程中,也在想 ,佛陀的教义已由历代的 高僧大德们通过经律论清 晰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佛 陀应化八十年的时机足迹 事迹在我的脑海中还没有 勾画出基本的轮廓,尤其 是按照佛陀成长、苦行、 彻悟和教化的先后次序, 将这些事件明明明白白地 呈现出来,是我想急切了 解到的。于是,我开始查 找有关佛陀传纪类的书籍 ,前前后后购得十余本。 对这些书籍,本书的附录 中作了简略介绍,以便读 者更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这些书籍中,对我写本书 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引用最 多的,是西藏格桑曲吉嘉 措所著的《释迦牟尼大传 》,该书将佛陀应化的一 生轮廓清晰勾勒了出来, 且故事性强,将经典、佛 理、故事融为一体,具有 大乘佛教的慈悲应机、广 大圆融的特点;再就是宋 朝志磐法师所著《佛祖统 纪》中《释迦牟尼本纪》 ,是用史学的体例和章法 ,按照年代先后次序阐释 佛陀应化一生的主要事迹 以及佛经教理的基本意义 。拙作的基本思路就是按 照上述两部著作所分理的 次序整理而成。再,佛陀 在尘世应化时间,历来颇 有争议。而拙作将佛陀应 化生年确定为公元前623 年,即周襄王29年,是觉 得更富于理性和更接近情 感因缘之虑定。这一时间 确定后,接下来的佛陀出 家、苦行、获证无上正觉 、45年间转无上法论的时 间便迎刃而解。自鹿野苑 度化燆陈如等五比丘始, 45年间,佛陀一直不辞勤 劳地在印度北部、恒河流 域等地进行着行化世间、 度化众生的鸿业壮举,即 使临涅槃之际,仍旧辗转 行进在弘法之旅,并最终 涅槃于娑罗双树林间。涅 槃前,教化了须跋陀罗最 后一位比丘,并说:“四 众弟子通晓法和次法,依 法而住,正确修行,随法 而行,才是对如来的最高 崇敬。”公元前543年即周 景王元年,佛陀80岁零2 个月时,2月15日午夜时 分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 示现涅槃。佛陀涅槃后, 经过七叶窟内结集、吠舍 离结集、华氏城结集、迦 湿弥罗结集等前后6次大 的结集,又经过北传、南 传和藏传等种种传播,一 直到今天,经过2604年 的传播普及,佛教成为世 界性的宗教,成为芸芸众 生的精神家园和安乐依止 。 佛陀的言教,在经律 论三藏中体现了完整的体 系。本书在对佛陀行化事 迹的勾勒中,尽可能地对 佛陀的言教进行简要的概 括,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佛 法真实义。佛陀在涅槃之 际,劝说:“诸行无常, 这是如来的最后言教。” 佛陀既揭示了宇宙人生的 实相,也给予众生脱离苦 难、达到彼岸的最究竟的 解脱法门,即是佛陀所说 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这“三法印”。一 切世间相、一切世间法如 梦幻泡影,无时不在生住 异灭中,了悟变化无常才 能得到生命的究竟意义, 何况众生都是因缘聚合而 成,并没有真实的自我, 自然没有身外之物的“我 所”,正像古人所言,诸 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但我们总是认假作真,“ 我执”心重,贪瞋痴俱来 ,烦恼忧愁不断,唯有放 下我执,皈依三宝,放下 贪瞋痴,勤修戒定慧,知 苦,断集,慕灭,修道, 应机修学,一门深入,就 能得到真实利益;同时, 发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之 大誓愿,力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 慧之六波罗蜜,方可觅到 真我,实现究竟的寂静涅 槃,达到人与人的和睦安 处与世界的和谐安宁。 基于对佛陀应化事迹 的基本厘清,以及对佛陀 言教和佛法真实义的大致 勾勒,我在近两年多的时 间里,断断续续完成了本 书的写作。尤为一提的是 ,我的写作,从网络上获 得了诸多的知识资料,包 括绝大多数的注释,是通 过百度百科、佛学网络资 料、佛学网络图书馆等渠 道直接受益的。在此,向 所有为本书的写作,包括 直接和间接为我提供资料 的组织、个人,表达我最 真诚的谢意、最崇高的敬 意!当然我也承认,对有 些还有疑虑的资料,虽然 进行了比较求证,力求真 实和妥当,但对一些资料 ,并没有经过更加严格的 考证,因此本书在资料论 证和比对方面是不足的。 希望读者见谅!也是促使 我在今后的写作中更须付 出努力的方面。 由于工作的繁忙和自 己形成的习惯,我牺牲了 做家务和陪同家人的许多 时间,包括二十多年来, 几乎没有机会为远在家乡 的父母承欢尽孝,在此向 我的父母亲、妻子以及所 有的亲人朋友致敬!祝愿 大家常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