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才闪光--那些真实的发明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约翰·西布鲁克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非科幻类小说,讲述了若干科学与创新事件,每一章节都是一个小故事。本书原作者约翰·西布鲁克是美国一位著名作家兼记者,他亲自走访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及其身边的人,并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下了这本纪实性小说。《天才闪光》名字与书中第一章故事的电影同名,讲述了一位叫作罗伯特·科恩斯的发明家因无意中将自己残疾的左眼与雨刷联系在一起,便灵光一现,发明出了如今全世界机动车都在使用的间歇性雨刷——但他几年来的心血却被福特公司横刀夺去,落得名利两空的他选择了背水一战,将世界上最强的汽车巨头告上了法庭……本书接下来的每一个故事的中心亦是如此——伟大的发明与创新往往都是在天才的一念之间,人们在创新之路上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坚守自己当年那一片炽热的初心——作者将第一章名称取为书名之意正在于此。
作者简介
约翰·西布鲁克(John Seabrook),1976年毕业于特拉华州圣安德鲁学校,1981年取得普林斯顿大学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后于牛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93年开始在著名杂志《纽约客》担任专职作家工作,并于此间多有出版书籍。其中代表作有《天才闪光》(Flash of Genius),《深层》(Deeper),《无眉: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Nobrow:The Culture of Marketing, the Marketing of Culture)。其中《天才闪光》首则同名纪实故事于2008年拍成同名电影。
目录
1 天才闪光
2 水果侦探
3 游戏大师
4 孩子的游戏
5 为天灾播种
6 我的家谱
7 碎片知识
8 隐形金
9 售卖天气
10 慢车道
11 建摩天大楼的人
12 美国废金属
13 它来自好莱坞
14 温室里的颤动
15 菠菜大王
序言
罗伯特·科恩斯,本书标
题故事的主人公,是工业世
界的一个原型:有着好创意
的孤独发明家。这个各种意
义上都被认为是一个“渺小”
的男人(他的身型被形容成
像个小矮人),坚信底特律
最大的公司之一,他无比崇
拜的机构——福特汽车公司
,剽窃了他的专利。罗伯特
把福特公司告上法庭,他还
作为自己的律师参与了部分
庭审,并最终胜诉。如今他
的故事正在被讲述,大多都
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而被
改编成电影在银幕上展现,
则是在马克·亚伯拉罕导演
的电影《天才闪光》中。罗
伯特·科恩斯的故事也许会
激励更多孤独的发明家,在
未来走上这种与大企业对峙
的孤注一掷的征程,并有望
像他一样赢得数百万美元的
赔偿。但是,在任何人效仿
科恩斯之前,我们应该问:
罗伯特不惜倾尽毕生之力来
捍卫他的专利,到底是为了
什么?他能够被传承的遗产
又是什么?
我第一次了解到科恩斯
这个人是在1990年的春天
,我读到了埃德蒙德·安德
鲁在《纽约时报》写的一篇
报道。那时科恩斯正处于他
与福特公司那场史诗级战斗
的最后阶段,科恩斯声称自
己发明了间歇式挡风玻璃雨
刷器,底特律的陪审团认定
他的专利是有效的,但福特
公司与科恩斯无法在赔偿金
数额上达成一致。与此同时
,为了避免陪审团判赔更大
的费用——科恩斯有可能获
得高达3.25亿美元的赔偿,
福特公司向科恩斯提出了以
3000万美元在庭外和解的
方案。但科恩斯从原则上就
否定了这笔交易,他说“这
个案子从头到尾都不是为了
钱”。由于专利案通常都关
乎金钱,科恩斯的拒绝不仅
使被他吓坏的律师百思不得
其解,更震撼了整个专利法
领域的律师们。当陪审团无
法就科恩斯到底该得到多少
赔偿金达成一致意见时,本
案法官——密歇根州东区联
邦地区法院法官阿弗恩·柯
恩宣布审判无效。柯恩法官
,满头银发,来自底特律,
有着贵族风度,他已经对科
恩斯作为“律师”的不足表现
出了一定程度的容忍,毫不
隐晦地表示科恩斯应该同意
3000万美元的和解方案。
同时,这位法官承诺这桩案
子不久后将会被重审。这个
故事引起我兴趣的最大原因
,就是居然会有人为如此平
凡而日常的发明大费周折—
一间歇式挡风玻璃雨刷器,
是一个有用的改进,但远没
有达到改变世界的程度。我
向当时的《纽约客》编辑罗
伯特·哥特列布提到了这个
案子,他建议我去底特律看
看这里是不是有故事。
我记得那天我走进柯恩
法官的办公室,问他的办公
室主管朱迪·卡萨迪,我能
不能看看科恩斯案的档案。
她笑了笑,领我来到法院的
地下室,那里存放着与科恩
斯案有关的所有资料。那时
这场官司已经僵持了12年,
是密歇根州历史上耗时最久
的案件。几十个文件箱,每
个都塞满了法律文件,堆满
了一整面墙的架子。朱迪给
我搬了一张可以坐下来的小
书桌,她说:“一个月之后
见”,然后就离开了。我静
下心来,掀起第一个纸箱的
盖子,读了起来。
我原以为科恩斯案只是
一个关于发明与偷窃的故事
,是相当简单的。但是,随
着慢慢翻阅那些成堆的文件
,我发现这不是一起案件,
而是三起——分别针对福特
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通用
汽车公司,可能还会有其他
几十家汽车公司。我意识到
,科恩斯起诉汽车工业,关
注的是发明本身的性质,是
联邦政府试图对之进行监管
和立法的“发明”这一概念。
“发明”被勒恩德·汉德法官
评价为“像幽灵一样难以捕
捉、任性、模糊的幻影,存
在于整个法律概念的体系中
”。
科恩斯先生发明了间歇
式雨刷器,这是一个毋庸置
疑的事实。我在证词中读到
了这个发明故事的奇妙细节
,能够让它像电影那样真实
动人。比如科恩斯在自家地
下室里进行雨刷器测试,用
的是灌满水和锯屑的水族箱
,这些都无比可信。他的发
明听起来就像勒恩德·汉德
法官所说的“创造性的行为”
:科恩斯是如何从他受伤的
眼睛、新婚之夜和一个香槟
木塞引发的事件汲取灵感的
故事。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
实就是福特公司雨刷器的设
计与科恩斯的非常相似。问
题是科恩斯的想法是否应获
得有限的垄断,或者,如福
特公司所说,雨刷器的电路
十分简单明了(就是晶体管
、电容器、电阻器几个部分
而已),间歇式雨刷器就像
许多发明一样,是一种自然
而然的结果,是科技时代精
神的一部分。看完科恩斯案
所有的资料之后,我不再认
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发
明与偷窃的故事,而是一个
关于科技发展的史诗般的传
奇,被精巧地包装在了一个
关于雨刷器的纷争中。
……
在生命的最后5年里,科
恩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
他上车后会忘记自己要去哪
里,然后又忘记如何从外面
回来。”丹尼斯告诉我,他
拒绝放弃开车,最后逼得家
人向州政府请求吊销他的驾
照。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
有离家太远。他的钱终于派
上了用场:他的家人拿这笔
钱为他请了全天候的护工。
他于2005年2月去世,享年
77岁。
科恩斯真的发明了间歇
式雨刷器吗?若这个人从未
存在过,间歇式雨刷器也会
导语
本书通过讲述15个发明、创新故事,探索了灵感在平凡生活中的迸发时刻,以及当它进入现实世界并拥有自己的生命和商业可能性时,会发生什么。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那些发明家、创新者、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想法从何而来?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正是在那些意外的瞬间,是“天才闪光”引导了他们——这是一个人突破自己原先洞察力极限的瞬间,他瞥见一个全新灵感的雏形,并将这个突破规则框架的范例变成现实;同时它也是艺术与科学一路上升最终交汇,绽放出世间最炫丽夺目的瞬间。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闪光”的概念在本书如此重要。
精彩页
天才闪光
1962年11月,天空中飘着零星雨点儿。鲍勃·科恩斯正开着他的福特银河牌轿车穿梭于底特律交错纵横的街道,于是他把雨刷调到了低挡。在那个年代,即便是最高级的雨刷也只有两挡设定,一挡在普通雨天用,另一挡在暴雨天用。在这种毛毛雨天气下,两杆雨刷在玻璃上蹭来蹭去,刺耳的摩擦声使司机无法专心看路,偶尔还会导致车祸的发生。不巧的是,科恩斯自己的视力已经受损,是9年前的一个事故导致的——新婚之夜,他的左眼被一个突然弹出的香槟木塞击中。此时的他正在竭尽全力地观察窗外的情况,一半心思在他那不听话的雨刷上,另一半则在他那只残眼上……一瞬间,他有了后来《华尔街日报》评价为“把普通人和发明家们区分开来的灵感”——科恩斯想,为什么雨刷不能像人的眼皮一样,为什么它不能“眨眼”呢?就在那一刹那,一个点子被注人了他的脑海——科恩斯牌眨眼雨刷器。
在他找到灵感的30年之后,科恩斯把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告上了法庭。此时的他已经65岁了,打赢了对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官司,正在坐等把两大公司因侵犯他间歇式雨刷器专利权而赔偿的2000万美元收入囊中。通用汽车公司一案了结之后,科恩斯还计划着转向国外的汽车厂商:从法拉利开始,循序渐进地把全世界侵犯他专利权的汽车产业告得片甲不留。他是全世界成千上万饱受侵权之苦的发明家的英雄。同时他像藤壶一样锲而不舍地紧紧吸附在专利制度的底层,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都无法把他“铲除”。
科恩斯个子不高,也就比童话里的精灵高那么几英尺,声音也尖尖的,有点儿鼻音,说话语调没什么情感起伏。他的肩膀有些前倾,可能是长年累月地盯着各种专利文案而落下的后遗症;皮肤有些粉红色,而头发是骇人的雪白。据科恩斯的长子丹尼斯说,他的头发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全部从发根白到发梢的。那是1976年的一天,科恩斯拆开了一辆玛莎拉蒂的间歇式雨刷器的控制设备,却发现在世间享有如此美誉的伟大德国制造商竟也剽窃了他的雨刷器专利。
当与克莱斯勒公司对峙时,科恩斯没有请律师——他做了自己的代理人,并计划在与通用汽车的官司中采取相同措施。他的工作室,科恩斯氏联合公司,就位于他的案件审判地点——底特律联邦法院的马路对面。你要是想见科恩斯,大多可以在他的办公桌旁找到他,那矮小的身影有一多半都藏在堆积如山的一摞摞动议、反动议和有关审判程序的书籍后面。公司的助理和合作伙伴大多是科恩斯家庭里的成员,科恩斯有6个孩子,这起诉讼案件就是他们家里的头等大事,而如今孩子们也已经在这个案子的陪伴下成长起来了。这个家庭本来就很和睦,这起案件把他们拉得更近:6个孩子中有4个在为他们的父亲“全职打工”,打这场官司就是他们童年的全部工作。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受过专业的法律训练,却在工作中学会了写案情简介和一些文件,就连当地最大的3个律所里的几百个能人律师在他们身上施加的计谋,孩子们都能灵活应对。“对于我们来说,这起诉讼是我们的看之所见,听之所闻,思之所想,”科恩斯的女儿凯茜告诉过我,“我是说,对我们来说这很正常。”
全美国各地公司的专利部门普遍认为,科恩斯一案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先例。最近,有一个名叫吉尔伯特·海特的发明家被授予了关于微处理器的一个基础专利,成为专利保护潮流里最新的例子。理论上,海特可以从几十家使用微处理器的公司那里得到数十亿美元。“这种事情让那些给大企业工作的人非常焦虑,”马蒂·阿德尔曼,一位在韦恩州立大学工作的法学教授和专利学专家说道:“如今的局势已经不是大公司在碾压弱小的个人发明家,而是那些个人发明家在搞砸大公司。这种事情放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容易办到了。”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