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荧晖阁丛稿》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库》立项编纂,属张桂光自选集。作者自言其专业是古文字研究,业余最爱好书法,偶尔也写写诗词,现将几十年学习、研究的成果,包括专业的、业余爱好的有关文字汇集起来,按学术论文、序跋、访谈、书学随想、书坛旧忆、书信、诗词楹联、授课稿等分类编排,内容除古文字学与书法两大主体外,还涉及语言文字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 作者简介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有《书法教程》《汉字学简论》《古文字论集》等,主编有《商周金文摹释总集》(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商周金文辞类纂》(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等大型书籍。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金文集成》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文大词典》。 目录 学术论文 一、语言文字部分 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 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答辩委员会评语 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条件的探讨 甲骨文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 金文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 战国文字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 对“口(特殊字符)”释读的一点看法 (一)关于“口(特殊字符)”字 (二)关于“口(特殊字符)”字 古文字考释四则 (一)释“口(特殊字符)” (二)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三)释“口(特殊字符)” (四)释“口(特殊字符)” 古文字考释六则 (一)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二)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三)释“口(特殊字符)” (四)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五)释“口(特殊字符)” (六)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古文字考释十四则 (一)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二)释“口(特殊字符)” (三)释“口(特殊字符)” (四)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五)释“口(特殊字符)” (六)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七)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八)释“口(特殊字符)” (九)释“口(特殊字符)” (十)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十一)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十二)释“口(特殊字符)” (十三)释“口(特殊字符)” (十四)释“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读《甲骨文字诂林》札记三则 (一)说“东、束”,附说“燎”异构 (二)说“夹、挟” (三)说“子帚×子” 甲骨文“”字形义再释 《〈金文编》校补》《〈金文编》订补》略议 金文语词考释二则 (一)说“元子” (二)说“宗子”“宗妇” 金文札记二则 (一)释口(特殊字符)申王襄、叶玉森说 (二)说“口(特殊字符)” 金文札记两则 (一)说“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二)说“口(特殊字符)”“口(特殊字符)” 金文札记三则 (一)释“鬻” (二)《亚覃尊》试释 …… 访谈 书学随想 书坛旧忆 书 信 诗词(附铭、联) 授课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