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诗学是“问”,是“问”的可能,是“问”的维度。《诗学的悖论》集中历史上与今天的诗学所关注的六十四个论题,潜在地勾勒古今中外文学思想的基本线条。每一个论题都可以回到源头语的关键词。围绕这六十四论题,《诗学的悖论》逐一展开论述:1.诗学的维度:诗;2.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性;3.诗的音乐性;4.诗的“空白”与诗人“隐去”;5.诗学的悖论;6.回归与宇宙的对话;7.诗不可言说的极致。在语言意识和诗学意识上,中西诗学文化美学背景根本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诗给予超越的可能。《诗学的悖论》试图展开这一点。 作者简介 金丝燕,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法国索尔邦大学博士。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特级教授、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阿尔多瓦大学孔子学院法方院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已出版中法文著作多种。近期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有:《文化转场:中国与他者》《佛经汉译之路》等。出版译著《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汪德迈著)《中国教给我们什么?》(汪德迈著)等。任中法合作的“远近丛书”法方主编,乐黛云主编中法合作学术期刊《跨文化对话》法方副主编。 目录 第一章 诗学的维度:诗 第二章 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性 第三章 诗的音乐性 第四章 诗的“空白”与诗人“隐去” 第五章 诗学的悖论 第六章 回归与宇宙的对话 第七章 诗不可言说的极致 后记 附录一 《诗学的悖论》人名索引(汉语拼音音序) 附录二 《诗学的悖论》人名索引(英文字母音序) 附录三 “跨文化研究”丛书出版书目 序言 跨文化学导论,以多元 、多学科、多语种为架构, 以“多”组合的“跨”为研究平 台,将理论研究与扎实的个 案研究相结合,整体形成“ 跨文化学导论”丛书。 参与这一理论架构的每 一位学者,都是各自学科的 代表。他们在跨文化学的平 台上,参加学科建设,写各 自的“导论”,这符合跨文化 研究新学科的要求,此前并 无先例。 跨文化学的学科发生地 在中国,这是必然的。几十 年前,跨文化研究活动已在 中国大地兴起,在北京大学 和南京大学得到开拓,在北 京师范大学得到发展,经过 坚持不懈的努力,直至今天 ,已打下一定的基础。 跨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有 三个维度: 一是研究维度。建立跨 文化研究的国际化网络,定 方向、定点、定期、定人、 定主题,铺设跨文化研究的 理论框架。 二是教学维度。建立跨 文化多点式的国际化教育基 地,举办跨文化学研究国际 暑期学校、创设高端博士生 研修课程,联合培养硕士和 博士,加强高级访问学者、 青年教师和博、硕研究生的 交流。 三是出版维度。已有五 条轴线: 中法合作学术期刊《跨 文化对话》 (乐黛云、[法]李比雄主 编) 中法合作“远近丛书” (乐黛云、[法]金丝燕、 董晓萍主编) 中法合作“跨文化研究平 台”丛书 (乐黛云、[法]金丝燕、 董晓萍主编)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项 目研究成果 “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重大项目综合性研究 成果 “跨文化学导论”丛书 ([法]金丝燕、董晓萍主 编) 方法论是跨文化学的聚 焦点,也是一种思想原则, 包括“跨文化性”、“文化转 场”与“跨文化对话”。 专业研究的精微、思想 创新的引领,是跨文化学的 灵魂。老一代学者已经留下 经典。超越文本的单语化, 尽量多语化,至少双语化。 国际性是跨文化学产生影响 的方式。 跨文化学的工作目标, 既为今天和明天,也为长时 段的历史研究提供当时已经 书写而非追述的学术文献。 2021年1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