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画传》分为“运河国家”“运河工程”“运河城乡”“运河文脉”“运河人物”“运河未来”六个章节,用一个个生动细微的故事串起这些历史遗迹全部的生命历程,将其涉及的中华文脉和生态文明,还有事件、人物、技术、精神一一呈现。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
从春秋时期的邗沟,到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再到明清复杂的漕运体系,运河之于古代中国,犹如动脉之于人的身体,她的畅通与否直接关乎王朝的盛衰。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也对运河沿线的社会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与自然的较量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人适应空间地理、利用自然山水,不断求知、探索和创造的成就。它依靠的是最普通的材料——土、石、铁、木,造就的却是最精巧复杂的工程体系。大运河就是中国人接受着自然馈赠,并同自然对话的智慧结晶。
都市与乡村的兴衰
大运河串联着城市与乡村,哺育了恢宏的都城和鲜活的市井。无论是帝国的首都,还是郊野的农家,都能在这张水运大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形形色色的城镇,或因运河而繁荣,或因运河而衰落,赋予着大运河更丰富多样的价值。
文学与艺术的牵手
大运河映照着世间万物、风土人情。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赵孟頫……无数文人墨客,用各自的笔触为后人创造关于运河的无尽想象。水墨、铜版、水彩,中外画家用不同的视角和手法,为我们投射出运河的每一道光影。
帝王与纤夫的共鸣
四通八达的运河,联系着四面八方的人,有如曹操那般挥斥方遒的王者,有如郭守敬、潘季驯那样足智多谋的河臣,亦或是民国时期砥砺前行的知识分子。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是生活在底层的运军、纤夫、河工,奉献和牺牲是他们的运河人生的主题。
本书被列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项目,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立足人民政协人才荟萃优势、广泛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正能量的积极实践。
本书是首部以大运河为题材的画传。作者精心选取了近300幅图画,从春秋战国到当代,贯穿运河的发展历史和运河社会的方方方面面。部分图片收藏于海内外文博科研和收藏机构,首次面世,极其珍贵。画传以生动的笔法、优美的图画为基本,以文字为线,以图画为珠,以线串画,图文并茂,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关于大运河的丰富视觉体验。
本书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编。该院人才济济,是国内惟一一家全程参与了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国家ji文物科研单位,曾牵头编制《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国大运河遗产管理规划》等文件,其对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和独到的研究。
本书从立项到编纂再到审稿,始终得到了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在其组织协调下,《大运河画传》编委会云集了全国运河研究领域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确保本书的权威性。
本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两家出版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精益求精,保证了本书的品味和出版质量。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工程。
奔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见证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延续的悠久历史;壮美的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流动的大运河千百年来滋养着两岸城市和人民,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红军长征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基因、承载着我们最深层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内涵,生
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
国家文化公园当然首先是宏大的空间系统,但同样也在细微处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质感。它们既是抽象的符号和标识,更是从神州大地上绵延生长的知识和情感,是描绘家国情怀的案卷与画面,是勾连磅礴历史与现实世界的万缕千丝。黄河、长城、大运河和长征的故事,就是这些知识与情感、案卷与画面、历史和生活的交织与表达。当人们徜徉其中,感受的是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史。讲述它们的故事,就是讲述一组美好中国的故事,呈现一个更有故事的美好中国。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历来重视文史资料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组织编辑出版《黄河画传》《长城画传》《大运河画传》《长征画传》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立足人民政协人才荟萃优势、广泛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正能量的积极实践。我们希望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四部《画传》,让故事的主角从概念和符号中走出,在坚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避免呆板、干涩叙述,力求有血有肉有精神,以鲜活的生命姿态走进时代、走近读者,给阅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驰骋空间,向社会大众特别
是年轻一代传播黄河、长城、大运河和长征等大型历史文化体系的价值,探索其在当下活化保护利用的路径,更广泛地普及历史、文化和自然知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品读和追求。
《画传》力求以生动的笔法、优美的图画为基本,以文字为线,以图画为珠,以线串画、以画映线,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用一个个生动细微的故事串起这些历史遗迹全部的生命历程,将其涉及的中华文脉和生态文明,还有事件、人物、技术、精神一一呈现。每一部《画传》,既单独成卷,讲述中国故事的某个面向;又互为依衬,共同串联起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主线情节,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如果说人类文明是一座舞台,上演着一幕幕不同文化和族群的故事剧,那么中国故事一定是场次最多、角色最多、赢得观众欢笑和泪水最多的那一个。在这个舞台上,黄河、长城、大运河和长征,穿越时空、生生不息,有着说不尽的精彩故事,它们向世界生动讲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是全人类精神文化财富宝库中的明珠。在《画传》的故事里,黄河、长城、大运河和长征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带着文明的记忆汇聚到国家文化公园。讲好它们的故事,进一步坚定
文化自信,让黄河、长城、大运河和长征文化精神,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中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画传》的初衷和本心。
《画传》编委会
2022年8月
南旺枢纽与翻越“水脊”
南旺枢纽使大运河得以翻越水脊,运河之水从此“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这一工程杰作得以实现,依靠的主要是来自民间的智慧。
清朝末年,曾参与过治水的麟庆,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起名《鸿雪因缘图记》。其中有一幅画面中是这样的场景:画面下方涌来汩汩水流,正面对着的是一座庙宇。水流在庙宇前分为两支,一支向左,一支向右。一艘漕船驶过庙前,自右向左缓缓行进。
麟庆将这幅图起名为“分水观汶”,在画家的笔下,汶水的丝丝波纹犹如接到了指令一样,很有秩序地分为两股。不过,让运河之水在这里变得如此“听话”,其实是很费了一番周折的。
一
元代“裁弯取直”后,运河沿线最艰难的段落之一,是要穿越鲁西地区的丘陵。因为各种造山运动的影响,山东丘陵地带海拔为650~800米。在这片丘陵的最西端,大运河几乎是擦着丘陵而过,艰难北上。由于高程和水源的双重问题,如何翻越这处“水脊”,无论是工程还是航运,都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
而元代的会通河恰恰在水脊的选择上出了偏差。郭守敬测算的大运河最高处是济宁城一带,他选择在城南设置天井闸作为水脊,然而实际上这里的地势在整段会通河中并不是最高的。与之相比,济宁以北的南旺还要高出五米左右。因此,如果从天井闸分水,势必会造成向北的运河仍然要往高处流,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会通河“常患浅涩”。由于这个失误,整个元代会通河每年运送的粮食只有十万石,效率很低。
明代永乐年间重开会通河,山东这一段的高程差再次成为工程难点。朱棣委派承担这项任务的人是工部尚书宋礼。宋礼调配了青州、兖州、济宁等地十几万民夫疏浚会通河,半年多就完成了工程。但是,最核心的水脊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天井闸并不是整个运河的最高点,从济宁向北方临清的一段水源接济不上,依旧困难重重。据说宋礼还担心治理不好运河会有杀头之罪,因此日不能食、夜不能寐。
依靠官方的头脑解决不了问题,便只能求诸民间智慧了。宋礼在山东四处寻访能够破解难题之人,最终找到了一位名叫白英的“老人”。
二
白英家住汶上县城东北的白家店村。据闻此人从小聪明好学,博通古今,不仅会种庄稼,还精通水文地理。白英原本不是山东人,而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山东汶上。按照白英生于1363年计算,他应该是在少年时期,随着成千上万的乡亲们一起,远走他乡。
白英对自己的“新家”显然更为熟悉。他生活在汶水上,对当地的地势情况十分清楚。当宋礼前来请教之时,白英将自己多年来所学和观察得来的智慧和盘托出,提出了一整套方案。
首先是要反思元朝以来以天井闸作为水脊的设计。
P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