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态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何伟,高然,刘佳欢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生态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是话语分析领域一部新的力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该论著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话语分析范式——生态话语分析,描述了话语生态取向分析理论基础,诠释了真实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有关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揭示语言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

特色:理论建构与实例分析并重,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实践价值高。

内容简介
《生态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在厘定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历程及两大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经过再发展的“韩礼德模式”界定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独立范式地位的话语分析模式——“生态话语分析”。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拓展并延伸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逻辑功能理论,描述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评价系统、主位系统、衔接与连贯系统、逻辑关系系统等,为新兴话语分析模式建构了一种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生态语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态语言学缘起

1.3 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3.1 发展历程

1.3.2 研究现状

1.4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存问题

1.5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1.5.1 学科体系构建

1.5.2 融合思路探讨

1.6 结语

第2章 “生态话语分析”:“韩礼德模式”的再发展

2.1 引言

2.2 范式的内涵

2.3 “韩礼德模式”的兴起

2.4 “韩礼德模式”的发展:环境话语分析等

2.5 “韩礼德模式”的再发展:生态话语分析

2.6 结语

第3章 生态话语分析的指导思想:生态哲学观

3.1 引言

3.2 生态学原理

3.2.1 生态系统的提出与建构

3.2.2 生态系统的共性

3.3 生态哲学观的多样性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普适性

3.4 生态语言学的生态性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普适性

3.5 生态话语分析的系统性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普适性

3.6 结语

……

第4章 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经验功能

第5章 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人际功能

第6章 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语篇功能

第7章 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逻辑功能

第8章 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态度系统词汇取向

汉英术语对照表

英汉术语缩略语表

前言

《生态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一书,又名《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编号:19ZDA319)的成果之一。

“生态话语分析”系生态语言学学科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范式,发展自其中的“韩礼德模式”。自Haugen于1970年首次提出“语言生态”(ecology of language)概念以来,生态语言学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1970年至1990年间,“豪根模式”为生态语言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范式,主要探讨语言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1990年,Halliday在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指出语言对于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倡导语言学界开展相关研究,进而在改善环境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自此,生态语言学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范式,即“韩礼德模式”兴起;该模式聚焦语言的生态性,与聚焦语言生态的“豪根模式”形成互补。“韩礼德模式”最初主要关注语言系统本身,尤其是词汇一语法层面的生态特征,但鉴于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很难应用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因而学界的关注点逐渐转移至话语的生态性方面。至于如何揭示话语的生态性,学界目前主要借鉴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在话语分析领域已比较成熟的范式来展开。然而,这些范式兴起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之生态文明转型背景不同,适用的社会领域及要解决的问题也与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尽一致。换言之,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呼吁新的话语分析范式的诞生。

鉴于此,本书致力于新兴话语分析模式的发展,即在回顾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前提下,在我们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生态话语分析”与“韩礼德模式”的关系,明确该新兴话语分析模式的哲学指导思想,描述和建构该话语分析模式的理论基础。在建构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本书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结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拓展和延伸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逻辑功能理论,建构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评价系统、主位系统、衔接与连贯系统、逻辑关系系统等。可以说,本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为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建构一种既具普适性又具可操作性的“生态语法”。该理论体系之于生态话语分析模式的作用就如同Theovan Leeuwen和Gunther Kress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而建构的“视觉语法”。

除了奠定生态话语分析的独立研究范式地位,以及提供系统的理论体系外,本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分析。为说明从不同维度所建构的理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均选取真实的例子对理论观点加以阐明。在此基础上,本书另辟一章,选取比较完整的语篇对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验证。

概括地讲,生态话语分析范式是在生态哲学观指导下的,基于功能取向的语言学理论,对话语的生态性——生态有益性、生态破坏性、生态模糊性/中性——进行分析的一种模式,目的是通过揭示语言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