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威廉·克莱因摄影集,书中他使用了被称之为“摄影中所不应干的失败做法”,以人为的事故、粗颗粒、模糊和变形,构成了全新的视觉语言,从而恰到好处地将纽约、罗马、莫斯科、东京、马德里、巴黎的生活充满激情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目录 纽约 罗马 莫斯科 东京 马德里 巴黎 底片 序言 在我近年来对全球百余 位重要摄影师进行拍摄和 采访的过程中,我常常会 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从 摄影史的角度,你认为在 世的、站在摄影金字塔塔 尖的那个摄影师是谁?答 案几乎惊人地一致:威廉· 克莱因。为什么是他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从 2016年4月开始对威廉·克 莱因本人进行了数次肖像 和短片拍摄以及采访,现 在他已经成了我只要去巴 黎就一定会拜访的老朋友 。随着时间流逝,我似乎 从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从90多岁高龄的克莱因 身上,我依然能感受到他 鲜明、直接的性格,这也 让我更能理解他对卡蒂埃 -布列松风格的颠覆不仅 是一种摄影方向上的选择 ,更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在中国,人们早已将罗 伯特·弗兰克的作品奉为经 典,却还对克莱因的作品 和他的经历知之甚少。 1956年,他拍摄纽约街头 的作品集《纽约》历经艰 难曲折,最终由法国索伊 出版社在巴黎出版。这本 书比《美国人》的问世早 了整整两年。可以说,在 《纽约》中,克莱因最先 抛弃了卡蒂埃-布列松式 无懈可击的、精确的几何 结构式构图,大胆使用广 角镜头,采用别致甚至有 些怪异的取景和构图,还 有巨大的黑白反差和粗犷 的颗粒感。他用自己近乎“ 反照片”式的作品提醒人们 :照片应该与人的生命冲 动有着某种更直接的关系 ,它不仅仅是一张抚慰人 们视觉神经的美丽纸片。 整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由克 莱因操刀,因为他相信设 计细节和理念与图片本身 一样重要。他打破了经典 的学院派排版,赋予图像 一种新鲜的视觉节奏。 《纽约》的出版,引起 了巨大的争议,可谓毁誉 参半。很多秉持经典人文 摄影观念的人认为这本书 连最基本的摄影原则都没 有遵守,画面粗糙丑陋, 完全是“一团糟”。但时间证 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无数 同时代和后代的摄影人被 它所传达的视觉力量震撼 。森山大道正是在克莱因 的启发和影响下才发展出 了自己的城市街拍风格。 这本书或许曾因为它的前 卫性而被刻意排斥和遗忘 ,但摄影史终究会意识到 它的重量。马丁·帕尔说:“ 《纽约》可能是到目前为 止最有影响力的摄影书。” 《纽约》以及克莱因之后 陆续创作的都市系列《罗 马》《东京》《莫斯科》 《巴黎》,使图像观念有 了革命性的改变,对后现 代以及当代摄影起到了开 拓性的作用。 克莱因通过不同领域的 艺术实践获得了无数奖项 ,他被人们贴上了画家、 视觉艺术家、导演等标签 ,而他本人一直在逃离这 些标签,他说:“你们愿意 的话,可以把我看作一个 使用摄影作为手段的艺术 家,但我不是用摄影来创 造艺术,正好相反,我用 它来彻底改变艺术。”而他 对自己的定义则受到了美 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 克的启发:“我虽然不喜欢 行动绘画,但我喜欢行动 摄影,我是一个‘行动摄影 师’。”他向我们道出了艺术 的真谛:用行动探索打破 一切的可能。 为了纪念和颂扬威廉·克 莱因对摄影艺术的杰出贡 献,2019年10月,成都当 代影像馆很荣幸地与法国 法兰西艺术院共同创立了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全球性 摄影大奖——“威廉·克莱因 摄影奖”,以此表彰全球范 围内投身于摄影事业,并 为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 摄影师们。 谨以本书的中文版献给 伟大的摄影师威廉·克莱因 。 钟维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