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十九岁离开家乡准备进京参加科举应试,但来到杭州时,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生活之中,直到二十四岁时才到达京都参加科考,但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柳永是首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如果说李煜是宋词婉约派的开门人,那么柳永就是将婉约风格推向了鼎盛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词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杨柳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十九岁离开家乡准备进京参加科举应试,但来到杭州时,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生活之中,直到二十四岁时才到达京都参加科考,但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柳永是首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如果说李煜是宋词婉约派的开门人,那么柳永就是将婉约风格推向了鼎盛的人。 目录 第一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才华初显 功名词名都要 才子佳人同心 少年易分难聚 钱塘自古繁华 见了千花万柳 第二章 赢得青楼薄幸名 曲尽承平气象 不用千金买笑 可叹生死无常 多见锦上添花 仕途失意之人 曲终情意未尽 誓言如同谎言 自是白衣卿相 第三章 奉旨填词柳三变 温柔乡,英雄冢 醉卧烟花柳巷 管他春夏秋冬 自去奉旨填词 恩爱在一时间 遇见就是福气 第四章 堪叹浮生如一梦 今宵酒醒何处 风流都成往事 千里传书寄情 空恨岁晚难归 归来物是人非 古道西风瘦马 天际不识归舟 第五章 尘烟如梦花事了 一朝夙愿得偿 老来出入官场 游宦不如归去 谁懂赤子之心 从来帝心难测 老来畏疾惧死 始终是个过客 序言 自古至今,他的名字如 雷贯耳,宋时歌姬舞女中便 盛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 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 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 七面”的歌谣,后世也有“凡 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 影响,时至今日,谁人不知 那一句唱落离人泪的“杨柳 岸、晓风残月”。他闪耀如 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纵 使在如漆夜幕上群星璀璨, 他也从不逊色。可是,泱泱 宋史中无论列传还是文苑, 都不见他的名字,持一杆春 秋之笔的史官们,心照不宣 地遗忘了他。 柳永,一生风流的他, 在务本理道的统治者眼里无 疑是个异类,御笔挥就“且 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他的仕途就此画了句号。纵 使他穷尽一生摇摆在“奉旨 填词”和汲汲功名之间,最 后也不过得个屯田员外郎的 从六品京官,还受尽漂泊羁 旅之苦和失意落魄之痛。 很多人爱他,他亦爱过 很多人。人人都说欢场中不 过逢场作戏,欢爱时你侬我 侬,过后不过萍水路人,可 他偏偏捧出了一颗真心。在 他看来,青楼里的佳人们并 不是只有精致容颜和婀娜身 段,她们那总是被人忽略的 才情、性情、真情,他愿意 接纳,感恩,珍存,并回报 以热烈而真挚的感情。两情 相悦是世上最美之事,幸而 在他灰雾弥漫的人生里,也 有过那样鲜艳且幸福的时光 。 他求功名,历尽坎坷也 没什么大的成就;他贪温情 ,可又有大半岁月耗在了孤 独的羁旅漂泊中。他的词里 布满伤痕,俱是萧索,纵然 偶尔有一抹亮色,或是写在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华里, 或是潜藏着干谒恭维的难言 心机。 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 ,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 一心求仕,也未成行。若即 若离,不进不退,这简直是 世上最尴尬的距离。他一身 桀骜,泯灭在仓皇岁月里; 他满腹愁肠,却到人生谢幕 也保留着三分轻狂。 他的一生心事已全部托 付在一卷《乐章集》中,只 要去读便好,纵使心潮澎湃 有万语千言,但凡说出来就 会变了味道。 他的爱恨情仇、喜怒哀 乐,都是路边最美的风景, 花红草绿、燕语莺啼、水秀 山清,还有佳人唱着动听的 曲子,不需走到尽头,已是 心神俱醉。 导语 这是一本关于北宋词人柳永的传记。 柳永,一生风流的他,在务本理道的统治者眼里无疑是个异类,御笔挥就“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他的仕途就此画了句号。纵使他穷尽一生摇摆在“奉旨填词”和汲汲功名之间,最后也不过得个屯田员外郎的从六品官职,还受尺、漂泊羁旅之苦和失意落魄之痛。 他的一生心事全部托付在他的词章中,只要去读便好,纵使心潮澎湃有万语千言,但凡说出来就会变了味道。他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都是路边最美的风景,花红草绿、燕语莺啼、水秀山清,还有佳人唱着动听的曲子,不需走到尽头,已是心神俱醉。 精彩页 少年才华初显 尚在幼时的柳三变就已经开始了辗转漂泊。自出生起,他就跟随仕途不定的父亲柳宜辗转于沂州费县、濮州、全州、扬州等地。少年人不懂离别的痛,这可真是一桩幸事。至于千山万水的路途上,那戴月踏雪、舟车颠簸的烦扰,自有大人来操心,和他也没多少关系。 齐鲁的阴阳昏晓青嶂红日,江南的十里春风碧荷摇曳,岭南的梅香杉叶雁荡苍山,在幼童柳三变的眼里,就像父亲书箱里这本书册与那本典籍里的芸香签,形雷同味相似,并不能在小孩子那方狭窄的心湖里掀起多大的波澜。 他或许也有过一点悲伤,毕竟刚刚熟悉起来的风景与玩伴,转眼就被飞旋的车轮甩在了身后。沙尘扬起,柳枝送客,他不懂父亲为什么总在路上。而这个问题,纵使穷尽他毕生时光,也未必能换得个明确的答案。 他们在很多地方落脚,然后又挥手道别。一路上有莺啼燕语,流水淙淙,环佩叮当,还有些不知名的曲调,如珠落玉盘,荡到柳家儿郎的耳中,撩起莫名的心痒。 除了这些,耳畔一直未止的,还有父亲柳宜那悠长的叹息。 年幼的柳三变还有大把无知的快乐时光,“南唐旧臣”这顶帽子有多重,他还不必去揣摩。 柳氏一族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文风昌盛之地。柳三变的祖父柳崇,字子高,以儒学闻名,五代烽烟四起,战乱纷纭,中原板荡,柳崇隐居在故乡福建崇安县五夫里的金鹅峰下。这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有一日却迎来了朝廷的大员,来召柳崇出山为官。柳崇淡然拱手:家有高堂恐无人奉养,恕不能奉诏! 后来,柳崇果然毕生未仕,老于布衣。这位信奉“读圣人书,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纯粹儒者,并没有阻拦儿子们的求仕之路。柳崇膝下六子,皆入仕为官。其中长子柳宜,最初以布衣身份呈上奏疏,畅言时政得失,颇受南唐国主李煜的赏识。柳宜性格刚正不阿,又有点文人傲骨,再加上后来身处监察御史的位置,屡屡直言犯谏。他的好友王禹偁曾在《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中称,柳宜“多所弹劾,不避权贵,故秉政者尤忌之”。 待北宋的猎猎战旗插上南唐国都金陵的城墙,再到三年后李煜被宋太宗赏赐的一杯牵机药夺了性命,按照话本演义的套路,国已破君已亡,有骨气的文人士子就该沉河投缳,仿佛如此才不会辜负忠君报国的天命,如此才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死亡究竟有多么恐怖,非濒死之人恐怕难以体会分毫。 柳宜最终选择降宋。南唐臣子的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胎记,柳宜穷尽前半生所学才换来一顶乌纱,孰料风吹便落。后半生里,这身份成了一块刺眼的伤疤,他就像受了烙刑的囚犯,只有盖棺入土之后,背叛的罪证才会被遮掩起来。 虽然宋主认为柳宜“识理体而合经义”,却终究不肯托付全部的信任。这也不能指责新朝廷心胸狭隘,对旧日有嫌隙的邻居,请入厅堂奉茶一盏已足够友好,若再容他大摇大摆登堂入室,未免太过草率。 这道理柳宜自然懂得,却也难免一声长叹。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柳三变出生。此时柳宜已经四十六岁了,仍宦游于州县之间,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职。三变是柳宜最小的儿子,他上有两位兄长,分别名为三复、三接。族中所有男孩子排起辈分来,他是行七的,于是亲密的人也唤他“柳七”。 “三变”二字取自《论语》:“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当如此:远望他,觉得庄重严肃,接近他,又觉温和可亲,再听谈吐,只觉严厉不苟。这是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眼中的君子气度,或许是以他的老师孔子为蓝本也未可知。 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