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知道答案(第3版)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武志红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梦境为例,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对梦者和读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解梦时与生活背景的结合,强调梦者要感觉自己的内心,不主张一一对应式的刻板地解读。所以他常说:“最好的解梦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作者简介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与硕士,师从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创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为何越爱越孤独》《七个心理寓言》《心灵的七种兵器》《解读“疯狂”》与《活出你的小宇宙》等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目录
Part 1 读懂梦,读懂你的人生剧本
别忙,我先感觉一下我自己
妈妈变成了一条蛇
父母不必了解孩子的一切
刚满月的女儿在家中发生意外
打了折扣的母爱仍是伟大的
巧合的18 时28 分
不想被动重复分离之痛
我杀死了一个23 岁女孩
看见轮回,跳出轮回
3 岁儿子的白头发
不要试图回避逝者
房子里很乱
恢复内心的秩序
有人放毒气
尊重自己的感觉
篮球竞技场
信任自己的力量
不敢捞唾手可得的鱼
让活力在关系中流动
Part 2 尊重梦,人生的危机就是转机
心灵与梦一起成长
公司变成屠宰场
宣泄对现实的不满
韩国明星掉下悬崖
梦知道你的重要决定
我的车丢了
内心深处的自卑
洗个澡,我就还是女王
恐惧成功
厕所脏极了
不能为自己争取利益
你已经死了
内心的担忧
恐怖分子在行动
心中的纠葛
天上有一条凶猛的龙
尊重关键性细节
Part 3 觉察情感梦,不做亲密关系的巨婴
从梦中看见真实的自己
沙地上修了个巨大的游泳池
爱是一种选择
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
谈恋爱必须与父母分离
我到底想要什么
你正在错过你最值得珍惜的爱情
忠实男友屡有新欢
想分手但不愿担罪名
女王统治的城市
不想承认自己在爱情中的失败
房子里漆黑一片
为别人而结婚是一场灾难
我杀死了蛇状老公
负起婚姻失败的责任
小房间,大客厅
要感情还是要面子
丈夫在二楼
继续和不爱的人纠缠很危险
周润发给我递纸条
亲密关系的模式有问题
Part 4 理解考试梦,直面爱与被爱的考验
梦会直接洞察到潜意识的真相
经常梦见考零分
对本我的惩罚和批判
高考不是你的敌人
担心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这张试卷没有正确答案
生活中的考验
我的考场在哪里
梦所洞察的真相
摆脱考试的噩梦
将生命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上
Part 5 接纳情绪梦,对生命说是
心灵感应:超越距离的心灵共振
死去的好友变成老公情人
释放不良情绪
飞翔梦与坠落梦
化解不安全感
彻底的黑暗
退行到子宫,寻找安慰的力量
活着的亲人一个个离世,死去的亲人一个个复活
学会停止自责
这是一个可以呼唤灵魂的湖
内疚常源自幻觉
煮不死的蛇
接纳性欲与攻击
100 元还是400 元
性能量带来人生的活力
无数虫子爬在我身上
对性的恐惧和拒绝
一个做了多年的梦
对抗并不能消除潜意识中的忧虑
恋上章子怡
对自己太苛刻
后记 自由联想帮你解梦
序言
我越来越深信,觉察
就是一切。一旦觉察到我
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立
即就会获得解脱。
当然,接下来,我们
还要把这种解脱在生命中
活出来。不过,一旦觉察
到了问题的真相,“如何
做”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假若觉察不到问题的
真相,急着去寻找“如何
做”的办法,就常常是事
倍功半,甚至会误入歧途

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时
,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同学
,看上去像刚毕业不久的
大学生一样年轻,同时又
有一种成熟女子的气韵。
和她聊天后才知道,她已
过35岁,这让我大吃一惊

再聊下去,发现还有
令我更吃惊的事情。她说
,她找过德国
老师,希望德国老师
为她做个人体验(即心理
医生找心理医生做治疗)
。老师和她谈了一会儿后
说,你不需要做个人体验
。她不解,问为什么。老
师回答说,你的自我觉察
太好了,而精神分析就是
为了培养来访者的自我觉
察。
她的这份自我觉察,
或许正是她呈现出年轻而
又成熟的气韵的原因之一
吧。德国哲人埃克哈特在
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
中说,觉察可以提供一个
内在的保护空间,令我们
少遭受身体和心理的折磨

可惜的是,我们多数
人是缺乏自我觉察的。许
多人没有自省的习惯,而
许多人的自省也不是自省
,不过是自我批评而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自我觉
察呢?难道必须依赖优秀
的治疗师吗?
自然不是,任何人都
有一个很好的自我觉察的
方式——向梦寻求答案。
任何时候,当你遇到理解
不了的难题时,都不妨在
睡觉前对自己说:“我现
在有一个困扰,我很想知
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我不
知道,请你指引我。”
这是一个请求,当你
向自己提这个请求时,越
认真越诚恳,就越容易在
晚上成功地做一个相关的
梦,找到你的答案。
别被梦的复杂性吓住
或许,你会说,做了
梦又如何,我解不了啊!
其实,只要你沉下心
来,你总会从梦中得到一
些启示,很多时候,我们
是被梦的复杂性给吓住了
,觉得自己就是明白不了

如果真的明白不了,
同时又觉得这个梦很重要
,你可以在第二天晚上继
续提出那个请求,那么你
很有可能会接着做第一天
晚上的梦,而且寓意会比
第一天晚上的梦更清晰。
潜意识在梦中发挥作
用,所以梦很容易给出指
引,帮你找到藏在内心深
处的答案。
有一种感受身体的办
法是:找把椅子,以舒服
而又不松垮的姿势坐下来
,感受你的身体,从头到
脚,再从脚到头,这个过
程不要急,要越从容越好
,越细致越好。譬如感受
脚时,你可以依次感受大
脚趾、二脚趾……小脚趾
,再感受脚心、脚面、脚
后跟、脚踝……
这样做时,你很容易
放松下来,失眠或难入眠
的朋友则发现,如果躺在
床上的话,很容易在这个
练习中入睡。
其实,这就是一种自
我催眠的方法。稍有经验
的朋友,可以调整呼吸并
加到这个练习中。譬如,
你感受大脚趾时,要在大
脚趾上完成一呼一吸,呼
吸时,好像你不只是通过
鼻子呼吸,你同时也在通
过大脚趾呼吸。加进呼吸
,自我催眠的效果会更好

拥抱噩梦带来的痛苦
如果想做自我觉察的
话,就需要在这个练习中
再加一些内容:在刚开始
进行感受身体的练习时,
对自己说,有一件事情让
我困惑,我想知道这件事
情是怎么回事,请你指引
我。
然后,将这件事情的
内容带进这个练习中,不
是言语,而是一些体验性
的内容,譬如你在这件事
情中听到的、看到的和感
受到的。随后你不必管它
们,让它们自然地变化就
可以了。通常,这些内容
会在你的自我催眠中不断
深入变化,最后会有一些
关键性的信息涌现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
你从未做过这个练习,或
者你是一个安全感很低的
人,或者你曾遭遇过某些
严重创伤,那么最好不要
独自做这个练习,因为它
可能会带来一些可怕的画
面,令你难以承受。
如果你能承受,我的
建议是,不做任何抗争,
不做任何努力,保持着你
从睡梦中醒来的姿势不动
,不管多么难过,都让一
切画面自然流动。这样做
的话,你很可能一次就可
以从一些重大的内心困境
中解脱,其效果可能胜过
看许多次心理医生。
我曾有这样一次经历
,我做了一个内容很多的
噩梦,醒来后感到非常痛
苦。同时,因是在半睡半
醒的状态,我的眼前还有
一个很抽象的画面在动。
我知道,一些重要的信息
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
以,尽管很难受,但我保
持着刚醒来的姿势不动,
意识上也不做任何努力,
而是听任那个画面发展变
化,也听任一切感受自然
流动。这样大约过了半个
小时后,痛苦的感受消失
了,并转化成一种极大的
解脱感,我不仅从意识上
明白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而且从感受上也知道,
我的内心发生了一个很大
的变化,这半个小时的痛
苦绝对是超值的。
过去几年,这种事情
在我身上发生过多次。经
常是,通过自我反省、看
书、与人聊天或参加工作
坊等形式,我的内心走到
了一个临界点,这时,
导语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却透露着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信息。噩梦、重复出现的梦、连续的梦、记忆深刻的梦……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含义。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虽然答案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但却不想直接寻找这个就在眼前的答案,因为这要承担一些责任。然而我们的内心却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些答案,所以就会表现到光怪陆离的梦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懂自己的梦时,就如同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
后记
自由联想帮你解梦
最初,弗洛伊德是通
过催眠的方式探察来访者
的潜意识,后来,他发现
用自由联想就可以了。
所谓自由联想,即当
你看到、听到、读到一个
细节时,你第一时间想到
了什么,然后顺着这个内
容继续想下去。最终,这
种自由联想会把你引向藏
在潜意识深处的心理真相

自由联想不是刻意而
为的,即我们用某种东西
指导着自己想象,但自由
联想重在自由、自然,假
如刻意地想什么,那是很
难进入潜意识层面的。
譬如,一位女士梦到
自己和一些同事去爬山,
山路上突然窜出一条大蛇
,紧紧地把她缠住,她被
吓醒了。从此以后,本来
不怎么怕蛇的她,对蛇产
生了恐惧心理,用‘‘杯弓
蛇影”来形容也不为过。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
她来看心理医生。心理医
生让她用自由联想的方式
来理解蛇的含义。
“爬行!”这是她联想
到的第一个内容,是关于
蛇的形象的。
“恶心!”这是她联想
到的第二个内容。
“公司里的一位领导。
”这是她联想到的第三个
内容。
“他整天缠着我,令我
感到恶心。”这是她联想
到的第四个内容。
至此,心理真相大白

原来,她的一名上司
总是骚扰她,令她非常厌
烦,她又不敢得罪领导,
所以做不到理直气壮地拒
绝他。
这样一来,她对领导
的反感被压抑了,部分进
入了潜意识深处。但是,
这种情感终归是压不住的
,它一定要找宣泄的突破
口,而蛇,就成了这名领
导的“替罪羊”。
怕蛇,实际上是怕领
导。
在《死去的好友变成
老公情人:释放不良情绪
》一文中,荣伟玲启发阿
凤给自己解梦时,也有类
似的过程,不过来得更直
接,全然不费功夫。譬如
,就“烂脚”这个细节,阿
凤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狐
臭”。于是,死去的好友
立刻与嫂子之间建立了联
系,梦的真相就不言而喻
了。
太自欺的人难解自己
的梦.
自由联想看上去是非
常简单的办法,但对于习
惯了自我欺骗的人来说,
真做起来并不容易。真正
的自由联想,是不进行辩
论的,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过程,仿佛水一样在流动
,最后把当事人带到真正
的目的地。很多人发展出
严重的自我欺骗方式,就
是为了防止自己去碰触一
些心理真相。所以,让这
样的人自己去做自由联想
,然后去理解梦的含义,
非常困难。
我收到过很多请求解
梦的来信,在我看来,其
中一些梦,是根本不需要
解的,因为答案就在他们
自己写的信里。
譬如,一个男孩写信
说,妈妈总是挑他女朋友
的刺。凡是他喜欢的女孩
,妈妈都会给她脸色看,
结果,一个个女孩就这样
被妈妈赶走了。现在,他
的女友是妈妈的好友给他
介绍的。他说,他一点都
不喜欢这个女孩,但为了
让妈妈高兴,他一直在勉
强维持着与女友关系。
接着,他讲了一个梦
,梦很简单,就是他和这
个女孩结婚了,却是一场
灾难。
最后,他问我,这个
梦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根本就不需
要解析的梦,因为梦里的
意思太直接了。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
直面问题的勇气。虽然答
案就摆在我们面前,但是
我们不想直接寻找这个就
在眼前的答案,因为那需
要我们承担一些责任。譬
如那个男孩就需要挑战他
妈妈的病态干涉,却想找
一个遥远的、神奇的答案
,而解梦常常就是这类答
案。
所以,有时候,我们
需要问自己一句:
我,真的需要解梦吗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说精神分析是把
一个人重新介绍给他自己
,那么释梦就是以非常接
近看电影的方式,去完成
这项任务。
志红“看过”很多这样
的“电影”,他自己的和别
人的。这本书是梦的“电
影节”,所有这些“电影”
加起来,像极了另一个平
行世界的百态人生。
——著名心理学者曾
奇峰老师
走近梦,就是走进自
己丰富多姿的内心世界,
既有痛苦不堪的部分,又
有充满创造力的部分。突
破自我,需要勇气和智慧
,跟随这本书的娓娓道来
,可以看到一个个与众不
同的灵魂。
——著名心理咨询师
、注册督导师张海音老师
梦是无意识的呈现,
知梦,懂梦,就是看见更
完整的自己。解梦,是与
自己和解的方式之一!
——著名关系心理学
家胡慎之老师
精彩页
别忙,我先感觉一下我自己
“放手!”“山”急切地耳语着。
武士了解,他没有其他选择。在那个时候,他的力量开
始消失,他抓住岩石的手指也开始迸出鲜血。由于相信自己
快死了,他放了手,向下落去,掉入记忆中无尽的深处。
——罗伯特·费希尔
前不久,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上一个名为“苏菲营”的课程。苏菲,是土耳其等国的一种修行办法,被视为“西亚的禅”。如果说,我们文化中的禅修,是通过静的方式修行,那么,苏菲就是通过动的方式修行,但两种修行的目的是一样的——放下小我。
只动了一天,我便感觉累极了,于是坐在宾馆的沙发上休息,这时接到了同学L的电话。L有满腹的牢骚,在电话中,他向我声讨某某银行,说他刚去了西欧,有500英镑的费用涉及某某银行,明明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做错了,但他们不仅不道歉,还特傲慢。
接着,他又向我声讨很多“有关部门”,说现在做生意实在太难了。
放在以前,我会认真地听他诉苦,然后帮他分析一下事情的缘由,但现在我不再这么做,不仅是因为累,也因为我知道,听别人声讨,一般都是浪费时间。
于是,我直接打断他说:“哥们,你说得有道理,但你这么说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感触,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哦,是吗?”他回答说,“说吧,有什么不能说的?欢迎!”
“你怎么变成了一个‘愤中’?”我说。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L以前是一个非常温和而宽厚的人,他很少表达他的怨气。现在,已35岁的他,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愤怒的男人。
我的质疑让他感觉到有点惊讶,他说,难道不应该愤怒吗?不管谁像他一样遭遇了那么多不舒服的事,都会对银行和很多“有关部门”生出怨气的。
“你的怨气主要是针对银行和‘有关部门’吗?”我反问他,“你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的怨气主要来源于哪里。”
在电话那头,他静了一会儿说:“是的,我的怨气的主要源头不在这里。”
“好人”们常玩抱怨游戏
这答案我料到了,因为我对他比较了解,明白他的怨气主要来自家中。L是一个很会为别人考虑的人,尤其是一个很顾家的人,然而,现在我发现,无数像他这样的“好人”到了中年和老年后会有一个特殊的心理逻辑结构,这可以称为“怨气形成的三部曲”:
1.活着是为了别人。
2.我已经奉献了这么多,你们应该为我考虑。
3.你们没有为我考虑,所以我有满腹怨气。
其中的第二个环节是隐蔽的,“好人”们通常不会将它表达出来,他们无意中在玩一个游戏——“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要为我做什么”,但通常别人都不会响应他们这一隐蔽的渴求,这最终会导致“好人”们的怨气,以及伴随着这一怨气的自恋感加重——“我是多么具有奉献精神的好人啊,你们都欠我的”。
这种怨气是逐渐积累的。小时候,因为怨气不重,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做“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做“好人”并不能自动带来价值感和别人的尊重,相反别人会“对不起”自己,这令自己逐渐感到绝望,绝望到了一定地步,这种怨气就会爆发出来。
怨气爆发得越早越好,因为这意味着改变的契机。我发现,许多“好人”是到了30多岁后才开始爆发。这仍然算好的,如果到了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再爆发,那就有些晚了。
作为L的同学兼好友,我好像一直在等着他的怨气发作,而这次是很好的机会,所以我很自然地点破了他这个隐蔽的心理游戏。
L的这种“为了别人而活”的逻辑,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常见,因为我们将这个视为“好”,而将“为了自己而活”视为自私,视为“坏”。然而,我在心理咨询中发现,除非一个人真正抱定“为了自己而活”这个理念,否则好的改变很难发生。
因为,“为了别人而活”,这种观念貌似是奉献精神,但其另一面是“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好人”们在咨询的一开始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也意味着推卸责任,于是成长很难发生。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