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快乐读书吧/名家名作阅读课程化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苏)米·伊林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的代表作。本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是谁发明细瓷器的?有没有硬的液体?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米·伊林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趣味生动,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米·伊林(1895-1953),著名苏联作家。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版次不断增加,一直是广大青少年和成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室内旅行记
第1站 水龙头
第2站 炉子
第3站 餐桌和炉灶
第4站 锅架
第5站 碗橱
第6站 衣柜
灯的故事
第一章 看不见光的街道
第二章 路灯亮起来了
第三章 煤气灯和煤油灯
第四章 没有火焰的灯
第五章 没有热的灯光
序言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
话。”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
的精华,是文学巨匠、思
想巨擘智慧的结晶,是我
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食粮。
名著犹如一面镜子,既
能照出人的本性,又能照
出世间的美丑。名著源于
现实生活,名著中的人就
是作者对现实中的人的再
塑造,名著中描摹的人性
的善、恶、美、丑就是现
实中人性的真实反映,名
著中建构的世界就是真实
世界的缩影。因此我们阅
读名著,就是在名著中阅
读自己、阅读世界。
走进名著,开始快乐阅
读吧!阅读会使你发现真
实的自己,辨识自己身上
的优点、缺点,摆脱平庸
与狭隘,使自己的人格得
到升华:阅读会使你练就
一双智慧之眼,分清是非
,辨别美丑,学会用正确
的眼光看待大千世界;阅
读会培养你的审美观,充
实你的思想,使你成为一
个通情达理、身心健康、
感情真挚、品德高尚的人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
速发展的阶段,尤其需要
经典名著的滋养。为此,
我们遵从中小学生的阅读
特点,精心选编了这套丛
书。本丛书包含童谣、儿
歌、寓言、童话、小说、
诗歌、散文等多种作品,
这些作品或是指引时代的
航标,或是传承千年的箴
言,或是激荡人心的妙笔
,都能如春风细雨般滋润
每一位小读者的心田。另
外,我们精心设置了“阅读
速递”“名师导读”“名师点评
”“品读赏析”等栏目,希望
以此为同学们搭建一架通
往文学世界的桥梁,让同
学们能感受到经典名著不
朽的艺术魅力。
导语
米·伊林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讲述科学知识,本书也不例外。作者创造性地将我们生活的屋子比做一个神秘的国度,并且带领读者们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中展开了一番游历,在这一过程中,解答了很多生活中常见,或者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书评(媒体评论)
亲近文学,就是亲近高
雅,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
质。阅读,永远是聪明人
的选择,并且能让聪明人
变得更加聪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冰波
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
的高度和宽度。从孩童到
成年,在通往一切希望之
路上,最大的捷径,莫过
于多阅读些有价值的书了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汉语言文学家,北
京大学教授,翟民安
书籍,是生活的显微镜
,是情感的放大镜。与读
书相伴的,是心灵的呼吸
、情感的拔节和思想的萌
发。阅读,能满足我们对
生活更多的想象,能激发
我们对人生更多的憧憬。
在阅读中,我们涵养才气
与诗意,丰润精神与思想
。愿你成为一个专业的好
读者!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语文教研组长,成都市未
来名师,唐霖勇
精彩页
第1站水龙头
在这趟“室内旅行”中,作者作为我们的“导游”,第1站就将我们带到了水龙头面前。水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知道,没有水我们无法洗澡、洗衣服。这可不仅仅是卫生问题,而是关乎我们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大部分都是水分,如果缺了水,我们根本活不下去!这下,你知道“导游”为什么将第1站选择在水龙头前了吧?下面,我们就紧跟作者,了解一下水到底有多重要吧!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
在今天的城市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一个人一天往往要用上很多桶自来水。但是,在15、16世纪的时候,就算是巴黎这么发达的城市,每个人每天也只能用一桶水。不难想象,那时的人想洗一次澡是多么奢侈的事,还能剩多少水用来洗衣服和打扫房间呢?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自来水尚未出现,仅仅在个别广场上建有水井,大家只能提着桶到这些水井旁打水。现今,很多落后的地区还在用这种方式来取水。你可能无法想象,水井里常常会有死猫、死老鼠等,卫生情况非常糟糕。
当时的人不仅缺水,而且没有讲卫生的观念。每天都要洗漱的习惯,是近些年才逐渐培养出来的。而在300年前,最富有的人也不是每天都会洗漱的。当时,法国国王的寝宫无比奢华,其中有一张奇大无比的床。这张床大到什么地步呢?如果不借助特制的“铺床棍”,根本无法铺床。床上的四根柱子都是镀金的,支撑着一顶华丽的幔帐,如同一座小型的神殿。除了这张大床,寝宫中还可以找到昂贵的地毯、威尼斯产的镜子,以及做工无比精良的时钟……但是,就算你走遍所有角落,都无法找到一个洗脸盆。每天早晨,尊贵的国王都会接过仆人手中的一块湿毛巾,擦拭一下脸和手,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种清洁方式已经足够了。
不过,当时的俄罗斯人相对来说更讲卫生。据说,一些外国人来到莫斯科时,对当地人常常到澡堂去洗澡的行为感到很困惑。一位名叫柯林斯的医生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在莫斯科,澡堂是不可或缺的,开澡堂也是获利颇丰的生意。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俄罗斯人必须洗澡。冬天的时候,他们还会在生着炉子的房间里洗冷水澡。有的人甚至会光着身子从澡堂里跑出来,在雪地上打个滚儿之后再跑回澡堂。”
现在,让我们的目光转回多数人一个月只换一两次衣服的巴黎。当时,人们关注的并不是衣服是否干净,而是袖口上的花边是否名贵,胸襟上的绣花是否漂亮。一到晚上,他们就会脱掉所有的衣服,光着身子睡觉。
大约200年前,人们换衣服才逐渐勤了些。
人们使用手帕的时间也不算久远,不过距今两三百年。一开始只有极少数的人使用手帕,许多王室贵族都不认为手帕是必需品。就连他们挂在床上的“大手帕”——幔帐,也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遮挡那些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臭虫。没错,在当时,即使在最奢华的王宫里,也有非常多的臭虫,因此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在一些古老的宫殿中看到那些保存下来的用来遮挡臭虫的“大伞”。可惜的是,那些华丽的幔帐没有多少防臭虫的功效,相反,幔帐的褶皱反而成了臭虫们舒适的温床。
当时的城市还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下水道。我们还是以巴黎为例,那里的人们处理脏水的方式几乎都是直接从窗户泼到街道上。街道的中心往往会挖一条深沟,以便脏水直接流到沟里。路过这条脏水沟的行人,只得贴紧墙根,在脏水沟令人窒(zhi)息的味道中快速走过。这个问题,在相对干净的莫斯科也同样存在。1867年,当莫斯科人铺设一条煤气管道时,他们在地底下发现了15、16世纪时铺成的木质街面的遗迹。位于底层的最古老的街面上,积累着一层厚达l俄尺(0.711米)的污泥,其上是较晚期的路面,上面也有一层厚厚的污泥。
这一下,我们就很清楚为什么古代人比现代人更容易生病了。人们不清楚哪里是脏的,而脏的地方非常容易出现疫病。这样的惨剧在历史上一再上演:由于可怕的瘟疫(鼠疫或天花),整座城市失去了生机,最终成为一座无人居住的空城。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一半的孩子无法活到10岁。被天花和麻风病折磨着的穷苦人,出现在有人类活动轨迹的每一个地方。
现在,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我们比古代人更加健康、强壮呢?答案是自来水、肥皂和干净的衣服。
为什么要用水来洗涤?
水为何能够清除污垢呢?用水洗涤时,它是像河水冲走杂物那样简单地带走污垢吗?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把脏手放在水龙头下面冲洗,手会不会变干净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洗手是不对的。正确的方式是一边冲洗,一边用一只手去搓另一只手。只有这样做才能把手上的污垢搓洗掉。
P5-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6:05:05